半干旱区

作品数:2614被引量:17324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占祥张绪成王润元张强冯良山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干旱区生态环境评价:以阴山北麓内蒙古武川县为例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7期1907-1914,共8页朝力格尔 兴安 阿如旱 孙紫英 孙晓涵 
内蒙古农业大学试验教学项目(YZ201701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2ZY0190);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资助。
实时评估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阴山北麓典型地区内蒙古武川县为研究区,利用谷歌地球引擎,耦合绿度、湿度、干度、表土粒度、热度5个指标,构建表土遥感生态指数...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 生态环境质量 表土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 武川县 
东北半干旱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评估被引量:7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张悦 马巍格 刘谷娥 周全来 郭佳 曹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400303)资助。
外来入侵植物在东北半干旱区早有发现,但总体入侵现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标本平台和文献资料,建立了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结果表明: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共10科26属34种,其中菊科植物居多,...
关键词:东北半干旱区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等级 原产地 分布格局 
半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李京忠 辛振华 谢潇 薛冰 任婉侠 
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E2431721G8)资助。
定量分析植被覆盖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对精准把握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NDVI、气温、降水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偏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000—2...
关键词:植被覆盖 偏相关分析 气候变化 相关性 
半干旱区锦鸡儿属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驱动因素被引量:10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12期4289-4297,共9页李媛媛 徐婷婷 艾喆 马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42,31760056)资助。
为探究半干旱区锦鸡儿属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互作机制,本研究以不同生境下的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种锦鸡儿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种锦...
关键词:中间锦鸡儿 小叶锦鸡儿 根际 真菌群落 生态因子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苜蓿-作物种植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代谢足迹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5期1825-1834,共10页霍娜 黄菁华 耿德洲 王楠 杨盼盼 赵世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44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JQ-4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52016101);陕西省引进博士经费(A279021836)资助。
线虫群落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宁夏南部山区3种苜蓿-作物种植方式[苜蓿连作(A-A)、苜蓿-玉米轮作(A-C)、苜蓿-马铃薯轮作(A-P)]为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线虫群落组成结构及...
关键词:黄土高原 苜蓿-作物轮作 土壤线虫群落 代谢足迹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5期1632-1632,共1页
封面图片由兰州大学巩杰教授于2018年7月拍摄于子午岭区南部(甘肃合水县)。7月正值林木生长旺盛,俯瞰子午岭往往呈广阔的绿色林海景象,傍晚微风吹拂,林木随风摇曳,轻柔作响,树木枝头鸟儿轻啼,生机盎然。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地跨陕...
关键词:大陆性季风气候 半湿润区 封面说明 兰州大学 子午岭 封面图片 林木生长 半干旱区 
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4期1327-1336,共10页方彦杰 张绪成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尹嘉德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YF1WA09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9GAAS10)资助。
合理的耕作和施肥管理措施是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了传统旋耕+有机无机肥配施(TOF)、深旋耕+有机无机肥配施(DOF)和立式深旋耕+...
关键词:立式深旋耕作 有机无机配施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饲用玉米 
半干旱区周年全膜覆盖对玉米田土壤冻融特性和水热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4期1146-1154,共9页王红丽 张绪成 于显枫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NSJJ 2019 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98);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资助。
依托3年大田定位试验(2015-2017),设置周年全膜覆盖(PM)和裸地(CK)2个处理,分析半干旱冷凉区土壤温湿度梯度和水热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PM和CK冻融过程均为单向冻结、双向融通。与CK相比,PM冻结期滞后,冻结速率减慢,冻结深度浅20 cm,...
关键词:周年全膜覆盖 土壤冻融特性 水热分布 土壤温度梯度 土壤湿度梯度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特征被引量:37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4期1365-1377,共13页耿德洲 黄菁华 霍娜 王楠 杨盼盼 赵世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44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1B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52016101);陕西省引进博士资助经费(A279021836)资助。
建植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特征是评价和调控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在宁夏南部山区选取不同种植年限(1、2、6和12年)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为研究样地,以农田和天然...
关键词:种植年限 线虫群落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2期449-458,共10页王红丽 张绪成 于显枫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HNSJJ-2019-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03)资助~~
施肥方式不当是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氮肥减量后移和有机肥替代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区玉米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肥料全部基施(CK)、减...
关键词:半干旱区 氮肥减量后移 有机肥替代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