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交换技术

作品数:3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泽民诸鸿文潘理李生红王简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电信科学》《世界电信网络》《大众科技》《中国电子商情》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包交换技术的可重构片上网络混合路由器设计被引量:2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20年第3期49-54,共6页苑乔 张华健 朱进宇 闫峥 宋宇鲲 刘学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4156)。
在非密集计算任务下,分布式路由片上网络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然而当片上网络布局密度接近1时,受算法制约,高链路拥塞率会严重降低分布式路由网络执行大批量数据传输任务的性能.考虑到片上网络需传输数据的密集/非密集特征,由此设计集成有...
关键词:片上网络 包电路交换 可重构 集总式路由 分布式路由 
电信级PTP提升网络可靠性
《中国电子商情》2014年第12期39-42,共4页Barry Dropping 
电信网络正迅速从电路交换转向封包交换技术来满足频宽的爆炸性需求,然而,电路交换分时多任务(TDM)网络在实体层上保持整个网络的精确频率同步,而基于异步以太网络(Ethernet)的封包交换网络却无法提供这种确定性同步服务。这将会给运营...
关键词:主时钟 包交换技术 频率同步 实体层 以太网络 时钟同步 PTP 电路交换 交换网络 网络故障 
基于SDH包交换技术的研究
《科技资讯》2012年第26期13-13,共1页朱小兰 江川 靳新建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SDH包交换双平面技术的前提下,分析了采用SDH包交换双平面技术的优势,阐述了SDH包交换双平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质量和带宽利用率的最佳技术方案。
关键词:SDH 交换 
2011年我们失去的11位科技巨人
《科技传播》2012年第3期23-25,共3页
全世界都知道,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离开了,但是这一年科技界痛失的不仅是这个手捧苹果的巨人,还有11位先行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为之奋斗的世界。
关键词:丹尼斯 ENIAC 布斯 图灵奖 汤普逊 射频识别 包交换技术 阿帕网 帕洛阿尔托 里奇 
FDD-LTE
《世界电子元器件》2012年第1期58-58,共1页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3G的演进,通常被称作4G,包括TDD、FDD两种双工模式。FDD(频分双工)是该技术支援的两种双工模式之一,应用FDD(频分双工)式的LTE即为FDD-LTE。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
关键词:FDD-LTE 标准化 包交换技术 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0年第22期214-215,共2页吴伟娜 孙世鹏 杨风 张宏 
本文简述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相关概念,论述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大类传统交换技术以及计算机光纤网络的光交换技术,另外还简述了ATM信元交换技术和帧中继交换技术。最后,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电路交换技术 包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 ATM信元交换 帧中继交换 
SIP——神话还是现实
《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第10期59-60,共2页胡智皓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全新的世界,基于封包交换技术的现代化通信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电话通信标准,改变了企业通信沟通的模式。作为推动IP技术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的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往往被人们当作实施更复杂...
关键词:SIP 包交换技术 神话 会话发起协议 通信标准 企业通信 市场发展 IP技术 
FDD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9年第5期51-51,共1页
FDD指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该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关键词:移动通信 FDD 包交换技术 数据业务 对称频率信道 
Blue Coat畅谈市场战略新计划
《信息化纵横》2008年第8期85-85,共1页
随着web2.0、SaaS、云计算、社交网络等逐渐变热,应用交付网络市场开始形成。“传统的包交换技术无法识别应用的好坏,人们对网络的可视化、智能加速以及安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Blue Coat的优势在于加速好的应用,阻止坏的应用。”Blu...
关键词:市场战略 WEB2.0 网络市场 包交换技术 无法识别 应用 可视化 史密斯 
基于IP虚拟交换技术的多媒体交换设备
《中国多媒体通信》2007年第7期56-57,共2页孙名晗 
随着电信市场的飞速发展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需要提高网络的“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其中基于IP的包交换技术无疑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交换技术之一,同时有可能会成为取代电路交换技术成为新网络交...
关键词:包交换技术 交换设备 多媒体 网络交换技术 虚拟 电路交换技术 通信技术 电信市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