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

作品数:1089被引量:1802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邱兴隆李川邱帅萍陈兴良刘守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赔偿谅解从宽的理论根据与适用标准
《西部法学评论》2024年第3期53-66,共14页彭子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的刑事政策现代化研究”(22AFX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事赔偿谅解作为酌定从宽情节,在个案适用标准、适用案件范围以及赔偿与谅解从宽效力大小三方面存在适用混乱现象,反映出刑事赔偿谅解从宽理论根据的争议.单独的报应论、特殊预防论和恢复性司法理念不仅难以契合当下刑事赔偿谅解从宽...
关键词:从宽情节 报应论 恢复性司法 刑事赔偿 被害人谅解 
终身监禁制度实现刑罚目的可能性之探讨被引量:1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3期65-78,共14页涂欣筠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实证视角下中国刑罚执行制度完善研究”(项目批准号:16BFX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终身监禁作为一项刑罚制度,它的存在及具体的制度设计需与刑罚目的相一致。刑罚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刑罚目的理论主要两大对立观点,刑罚报应主义强调刑罚的相当性,认为罪犯该当与其道德可责性相一致的惩罚。刑罚功利主义则认为刑罚目...
关键词:终身监禁 刑罚目的 报应主义 功利主义 
刑罚目的理论的动向与路径选择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2-75,93,共5页刘聪颖 
刑罚目的理论经历了从报应论到预防论再到综合论的演变。单一的刑罚目的理论很难实现对刑罚正当性作出全面的解释,而综合论通过简单的观点折中也并未解决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刑罚目的其意义在于表达,这种表达兼具回溯性和前...
关键词:刑罚目的 表达 报应 预防 
刑法基本矛盾对我国共同犯罪体系的塑造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41-47,共7页蔡屈晨 徐久生 
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刑法典与刑法学均受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矛盾分析法首先承认矛盾,刑法概念体系包含诸多矛盾,预防与报应这对矛盾就是其中之一。预防与报应亦是主要矛盾,而报应与预防何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于刑法...
关键词:基本矛盾 刑法概念体系 预防与报应 矛盾主要方面 
寻求一个智力拼图的真相--康德报应主义新解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8期46-60,共15页郭晔 
该怎样去解读康德关于惩罚的理论,是法哲学家们饶有兴味的难题。传统的报应主义解读模式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受到了冲去,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混合论解读模式,包含“角色分离”和“一机两翼”两种模式。这些重构,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理论旨...
关键词:康德 报应主义 混合论 内在应得命题 双重身份 
寻求一个智力拼图的真相——康德报应主义新解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143-161,共19页郭晔 
该怎样去解读康德关于惩罚的理论,是法哲学家们饶有兴味的难题。传统的报应主义解读模式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受到了冲击,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混合论解读模式,包含"角色分离"和"一机两翼"两种模式。这些重构,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理论旨趣下...
关键词:康德 报应主义 混合论 内在应得命题 双重身份 
刑罚目的的重新解读——以“分配理论”为视角
《法大研究生》2017年第2期177-196,共20页郝冠揆 
传统刑罚目的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哲学、伦理学或犯罪学语境下进行的,这造成了刑罚论与整个刑法知识体系的脱节,也使得这种研究的结论没有实践价值。'分配理论'认为刑罚及其目的并非僵死不变,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应当分配不同的刑罚目的,这...
关键词:刑罚目的 报应 预防 分配理论 
浅谈报应论下的罪刑均衡原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97-197,共1页阮洁 
刑法的目的在西方主要围绕两个主题研究,一是给予罪犯的惩罚以合法性,即为什么要给予刑事处罚;二是如何给予惩罚,或者是给什么样的的刑罚处罚。鉴于刑罚目的的复杂性,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在此,我将浅谈报应论视野下的罪刑均衡原则...
关键词:报应论 罪刑均衡 结论 
自由作为一种限制:论什么应当被规定为犯罪?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16年第1期87-124,共38页迈克尔·摩尔 陈竞之 刘雪利 
一、介绍近50年来,我们已陷入一直以来被称为'过度犯罪化的危机'①(crisis of overcriminalization)之中。学术共同体以这一标语竭力反对英美法律制度中的立法者滥用刑事法律的行为。用托马斯·摩尔(Thomas More)爵士的话来说,②我们的...
关键词:过错原则 刑事立法 过错行为 法律道德主义 刑法调整 报应主义 犯罪化 道德层面 功利主义者 伤害原则 
影响再次侵犯的实验研究:报复、惩罚、沉默、还是宽恕?被引量:2
《心理科学》2016年第2期424-429,共6页李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YJAZH088);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课题(2014BSCX28)的资助
本研究从侵犯者角度出发,探讨受害者不同应对策略是否会影响侵犯者的再次侵犯。研究1采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62名大学生应对策略和报复机会对再次侵犯的影响。研究2采用故事情境法,考察227名被试应对策略、年龄对悔改动机和再次侵犯的影...
关键词:报复 惩罚 宽恕 悔改动机 再次侵犯 报应性司法 恢复性司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