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

作品数:705被引量:5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景明贾淑荣肖爱民王素敏孟古托力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宁夏史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州县安边 民族交往——从海原县境州县乡村名看隋唐民族交流融合
《宁夏史志》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李进兴 
黄河流经宁夏境段再汇集其支流清水河,清水河谷便成为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及西域的主要通道,史称“萧关道”,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段,古丝绸之路萧关道贯穿今宁夏海原县全境。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繁...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 北方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民族交往 交流融合 宁夏海原县 春秋战国 河西走廊 
简述唐朝捍卫北部边境的军事机构
《宁夏史志》2023年第1期23-30,共8页张明鹏 
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主要边患在北方。位于关内道北部的灵州、原州,是京畿以北的两道屏障,故各设都督府。其中灵州既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之地,也是抵御突厥、回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军事地位尤为重要。所以,从唐初到开元初,...
关键词:行军大总管 北方游牧民族 都督府 游牧文化 朔方道 关内道 文化交融 安史之乱 
浅谈皇甫谧的学术成就
《宁夏史志》2022年第5期56-62,共7页张明鹏 
宁夏地处塞北,远离中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流融合的大舞台。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区域文化。其中,安定朝那皇甫谧在史学,文学、教育学和针灸医学方面取得子辉煌的成就,成为魏晋时...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针灸医学 中原汉族 游牧文化 皇甫谧 学术成就 农耕文化 交流融合 
简述明代陕西三边总制的文化价值
《宁夏史志》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杨永成 李莉 何璐 
明宪宗成化年间,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西北边防线上设立了9个军事重镇,其中延绥、宁夏、甘肃、陕西四镇各自为战,势孤屡挫。
关键词:文化价值 陕西 三边 明代 北方游牧民族 军事重镇 宪宗 
隋唐时期西北民族关系视野下的参天可汗道
《宁夏史志》2014年第5期44-48,共5页保宏彪 
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平定割据漠北的薛延陀后在灵州举行会盟,北方游牧民族首领为加强与唐朝的联系,提议开通由漠北通往长安的交通要道,史书称“参天可汗道”。它的出现与隋唐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是隋唐两朝与突厥和薛...
关键词:民族关系史 隋唐时期 可汗 西北 北方游牧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 经济文化交流 交通要道 
宁夏古灌渠的开凿
《宁夏史志》2008年第1期21-26,共6页吴忠礼 
自上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中原农耕民族不断受到侵扰,成为中原政权在北方的一大边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率30万劲旅北上,一举打败北方强敌匈奴,迫使“胡众”全线后撤,远逃到大漠...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宁夏 中原政权 农耕民族 秦始皇 公元前 移民 匈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