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针茅草原

作品数:60被引量:83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殿林赵建宁刘红梅李刚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草地学报》《生态环境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4年第3期1130-1139,共10页张昊 姜娜 樊林染 张思宇 王慧 刘红梅 朱晓昱 张海芳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7046,41877343,32101446)。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探讨连续12年氮(N)、磷(P)、...
关键词:养分添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土壤理化性质 贝加尔针茅草原 
长期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6期1534-1541,共8页武振丹 红梅 马尚飞 卢俊艳 裴志福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35)资助。
为解析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设计氮磷添加试验,研究施N、P和NP混合施入(其中N和P的施入量均为100 kg hm-2a-1)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
关键词:氮磷添加 草甸草原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长期养分添加的响应被引量:3
《草业学报》2022年第4期22-31,共10页卢俊艳 红梅 赵巴音那木拉 赵乌英嘎 王文东 马尚飞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35)资助。
贝加尔针茅草原因常年放牧导致不同程度退化,主要体现为植物多样性下降和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而将流失养分归还后能否提高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尚不明确。故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长期N...
关键词: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 养分添加 贝加尔针茅草原 
利用方式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草地学报》2022年第2期33-40,共8页荆佳强 萨仁其力莫格 秦洁 张海芳 李明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343)。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驱动力。研究3种利用方式(围封、放牧和刈割)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索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围封、放牧和刈...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 不同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2
《中国草地学报》2022年第1期20-29,共10页萨仁其力莫格 荆佳强 秦洁 张海芳 王宇 鲍国光 红雨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34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3054)。
掌握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植物和土壤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全面分析和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贝加尔针茅草原围封、放牧和刈割3种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贝加尔针茅、羊草和...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 植物 利用方式 贝加尔针茅草原 
不同利用方式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
《草业学报》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荆佳强 萨仁其力莫格 秦洁 张海芳 李明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343)资助。
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准确反映土壤有效性,表征土壤质量变化,是探索可持续草地管理措施的关键指标之一。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封、放牧和刈割野外控制试验,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发现...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 围封 放牧 刈割 贝加尔针茅草原 
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原4种主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特征被引量: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234-240,共7页萨仁其力莫格 荆佳强 红雨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734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S03054)。
草地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掌握不同利用方式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可为区域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围封、放牧和刈割,3种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关键词:比叶面积 叶绿素含量 利用方式 贝加尔针茅草原 
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1年第3期1127-1137,共11页李明 赵建宁 秦洁 祁小旭 红雨 杨殿林 洪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343)。
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其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受到了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土壤微生物是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在维持土壤的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沉降的激增会引起土壤...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氮素添加 贝加尔针茅草原 
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3
《草业学报》2020年第8期18-26,共9页刘红梅 张海芳 赵建宁 王慧 秦洁 杨殿林 张乃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343)资助。
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施氮模拟氮沉降增加,设置N0,N50,N100,N200,N300(0,50,100,200,300 kg N·hm^-2·年^-1)5个氮添加水平,研究不同氮添加水平变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N0相比,N50、N100、N...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 氮添加 土壤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碳氮转化耦合特征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0年第2期232-242,共11页刘红梅 张海芳 秦洁 赵建宁 王慧 杨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343)。
依托在贝加尔针茅草原建立的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始于2010年),运用PVC顶盖埋管法进行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氮添加下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碳氮组分、净硝化速率、净氨化速率、有机碳转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及碳氮耦合关系。试验处理包括:...
关键词:氮添加 原位培养 碳氮转化 碳氮耦合 贝加尔针茅草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