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氏针茅

作品数:29被引量:29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积民万惠娥俞靓井赵斌魏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植物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降水对鄂尔多斯高原克隆植物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20年第3期952-963,共12页朱雅娟 叶学华 初玉 高树琴 董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017YFC050450202)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半干旱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通过沿鄂尔多斯高原从东到西的天然降水梯度的样带调查,分析了克隆植物的分布特征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物种总数的比例和重要值以及根状茎型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均...
关键词:降水 克隆植物 根状茎型克隆植物 克氏针茅 本氏针茅 黑沙蒿 赖草 
鄂尔多斯高原草地灌丛化不同阶段主要植物水分利用特征被引量:13
《生态学杂志》2019年第1期89-96,共8页李巧燕 来利明 周继华 姜联合 杨柳 易三桂 孙清琳 郑元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749)资助
草地灌丛化是全球草地退化的普遍现象,理解草地灌丛化的过程和机制对灌丛化草地的恢复十分必要。目前有多种假说解释草地灌丛化现象,尽管大部分假说认为灌木和草本植物对土壤水分的不同利用方式在草地灌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
关键词:草地灌丛化 演替阶段 水分利用 稳定同位素 油蒿 本氏针茅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被引量:11
《草业科学》2018年第6期1352-1360,共9页张瑞红 蔡文涛 来利明 姜联合 王永吉 郑元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749);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401105)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起着决定作用,探讨灌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高原天然分布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过渡区的不同...
关键词:草地灌丛化 本氏针茅 油蒿 土壤质地 根系分布 群落演替 生态恢复 
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与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被引量: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年第2期200-206,共7页张瑞红 蔡文涛 来利明 周继华 姜联合 杜会 王永吉 郑元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749,41401105)资助~~
灌木入侵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了解其植被动态对草地灌丛化的控制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鄂尔多斯高原选取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类型,采用样方法、刈割法和根钻法,对不同群落的...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 灌丛化 本氏针茅 油蒿 演替 群落特征 生态恢复 
不同年限本氏针茅群系植被数量特征变化分析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第6期141-143,共3页胡艳莉 刘晓珺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3249)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本氏针茅群系生态系统恢复、发展的过程及演变规律,试验采用"四度一量"调查方法对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氏针茅群系植被数量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氏针茅群系经过30多年演替,处于相...
关键词:云雾山 草原生态 演替 本氏针茅群系 植被数量特征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植被系统氮素空间变异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第2期281-286,共6页高海龙 王辽宏 张兴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小流域自然梯度下生源要素循环特征"(408011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QN2011147);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3)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本氏针茅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氮素沿坡面的分布,并从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氮素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水蚀风蚀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氮素分布特...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带 本氏针茅草坡地 土壤—植物系统 氮素空间变异 
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第5期1192-1199,共8页王辽宏 邱莉萍 高海龙 张兴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14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QN2011147);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3)资助
明确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对于草坡地生态系统磷素管理、空间分布和磷素流失预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分析了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沿坡面的分布特征,并且从不同空间尺...
关键词:磷素空间分布 土壤-植物系统 本氏针茅坡地 农牧交错带 
宁南山区本氏针茅自然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被引量:1
《草业科学》2012年第12期1876-1882,共7页俞靓 井赵斌 魏琳 程积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050202);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56)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宁南山区6个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自然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群体遗传结构,旨在探讨本氏针茅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生态机理,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在本氏针茅6个种群中,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44...
关键词:本氏针茅 ISSR 遗传分化 
黄土高原不同载畜率对本氏针茅草原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草业与畜牧》2012年第4期1-4,29,共5页耿金才 李海燕 马文娟 
本试验于2010年在本氏针茅温性草原进行不同载畜率植物净生长量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本氏针茅草原不同载畜率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K、A、B、C、D区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E、F区(P<0.05),表现为欠...
关键词:本氏针茅温性草原 载畜率 补偿性生长 净生长量 
不同处理对本氏针茅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种子》2012年第7期25-27,共3页魏琳 朱仁斌 程积民 井赵斌 苏纪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编号:XDA 05050202);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编号:10502-Z8);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0904056)
采用低温层积以及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GA3、CaCl_2、NaOH、H_2O_2)浸种的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本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和CaCl_2浸种对本氏针茅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低温层积处理、NaOH和H_2O_2浸种能显著提...
关键词:本氏针茅 种子 发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