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期

作品数:39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恒聂晓赵志春王毅勇郑家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京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耕作与栽培》《福建农业》《农民致富之友》《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为市麦茬粳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乡村科技》2023年第10期89-91,共3页张厚勇 
为提高安徽省无为市稻麦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与资源利用率,实现稻麦周年生产绿色增产增效,从土地耕整、育秧、插秧、本田期生产管理、收获及收获后处理等方面简要总结麦茬粳稻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麦茬粳稻 育秧 插秧 本田期生产管理 机械化栽培 
多效唑对本田期籼粳稻‘浦优201’株高及产量影响被引量:4
《上海农业学报》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顾春军 张珍 王治雄 王依明 王冬翼 李逸龙 吴雪源 纪惠忠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PKJ2015-N08)
为了筛选出高杆品种矮化处理的适宜多效唑浓度,对粳籼杂交水稻品种‘浦优201’本田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粒数、茎秆节数、节间长度及茎秆干物质重与多效唑浓度呈负相关;千粒重与多效唑浓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杂交稻 '浦优201’ 株高 产量 多效唑 
杂交粳稻甬优538与常规粳稻秀水134本田期适宜施氮比例探讨被引量:5
《中国稻米》2016年第3期6-9,共4页姚海根 姚坚 孔燕 孙达 李瑾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49)
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探讨了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与粳型常规稻秀水134本田期氮化肥适宜施用比例,初步明确了施肥因子与产量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甬优538施肥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大小为秆肥>苗肥>基肥>穂肥,秀水134为苗肥>基肥>秆肥>穂肥;甬...
关键词:甬优538 秀水134 施氮比例 产量效应 
高寒地区水稻田本田期节水灌溉优化设计
《内蒙古水利》2014年第2期54-55,共2页陈婧 郭志玲 张倩 
文章根据绰勒灌区索格营子、好力保灌域的土壤质地与气象条件,选择水稻田本田期节水灌溉栽培模式2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二由于用水量少、水分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作为采用方案。
关键词:节水灌溉 栽培模式 水分生产效率 
高产优质水稻本田管理技术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115-115,共1页郭桂英 沈光辉 王青林 马汉云 扶定 余新春 霍二伟 
根据水稻在本田期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提出了不同生育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 本田期 生育阶段 管理措施 
吉林西部地区水稻本田期常见病害发生及防治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5期124-125,共2页王义祥 高新梅 宋宝军 薛丽静 
随着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吉林西部白城地区水稻病害问题逐渐突出,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本田期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细菌性褐斑病、稻瘟病和赤枯病的发病症状、危害特点及目前常用的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综合研究报道,旨在指导生产...
关键词:水稻 本田期 病害 发生 防治 吉林西部地区 
塑盘旱育手栽秧本田期生育特性探讨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9期62-63,共2页肖承璋 张亚平 朱从海 康晨晖 蔡爱琴 
通过对塑盘旱育与肥床旱育手栽秧本田期生育特性的观察,发现塑盘旱育秧低位分蘖缺位少,发生率高,成穗分蘖中大分蘖占的比率高,有利于大穗的形成,但栽插基本苗不能过高。武粳15品种在每孔播2苗,667m2栽2.5万株苗(即667m2栽1.2万~1.3万...
关键词:塑盘旱育 手栽秧 本田期 生育特性 
早稻本田期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2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16期84-84,共1页李云明 叶建人 顾云琴 
通过对早稻本田期福寿螺发生规律的调查,揭示早稻移栽后,田间螺、卵量不断上升;福寿螺个体大,且田水深灌,危害重。危害早稻主要时期是移栽后至分蘖期(即本田前期)。实施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早稻 福寿螺 发生祝律 防治 
多效唑在水稻本田期施用试验小结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0期230-230,共1页宋执儒 葛诗平 杨勇 
本文通过多效唑在水稻本田期施用试验,总结出多效唑在水稻本田期使用能够矮化株型,增强抗倒、抗病能力,提高成穗率和产量的结论。
关键词:多效唑 本田试验 矮化株型 抗倒 增产 
抛秧本田的管理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第04X期29-30,共2页陈伟 
本田期,抛秧与手插常规秧相比,一是株高略矮,盘秧比常规秧矮4~6cm,进入本田,抛栽秧长势加快,株高虽比手插常规秧略矮,但很接近。二是出叶速度由慢转快。三是群体大,有效穗多,但成穗率偏低。四是生育期略短2~4d。大田栽培管...
关键词:本田期 管理技术 抛秧 出叶速度 栽培管理 稳产高产 有效穗 成穗率 生育期 手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