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淤

作品数:525被引量:92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蒲昭和陈可冀陈秀华何永恒王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医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肝病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与门脉血流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中医研究》1999年第2期9-10,共2页李瀚旻 陆定波 郑秀英 林静华 
为了将彩色多普勒测定门脉血流量作为中医客辨证的指标之一,观察了106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证型(临床证候和治疗反应)与门脉血流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慢性乙肝患者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与门脉血流量密切相关。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伴门脉...
关键词:肝病 湿热 瘀血 门脉血流量 病理 
试论肾虚血淤与消渴之关系被引量:5
《中医研究》1993年第4期9-11,共3页蒲正国 
“消渴”可见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主要病机在于阴虚燥热,治疗均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笔者在仲景治“消”思想启迪下,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探索,认为肾虚血淤乃消渴之主要病机,补肾活血为治疗消渴...
关键词:消渴 病机 肾虚 血淤 补肾活血 
老年血淤证红细胞脆性观察
《中医研究》1993年第4期28-29,共2页彭世喜 陈见如 肖创清 
为了探讨老年血淤证与红细胞脆性改变的关系,本文观察了20例老年血淤证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红细胞渗透脆性检测方法:将氯化钠配成 0.2%、0.24%、0.28%、0.32%、0.36%、0.40%、0.44%、0.48%、0.52%、0...
关键词:血淤 红细胞 血液 老年人 
哮喘与血淤关系研究被引量:10
《中医研究》1992年第2期28-29,共2页刘凯 
肺主气,心主血脉,百脉朝会于肺,肺气辅心而通利血脉。哮喘病位在肺,因此,其不仅有损肺主气的功能,而且也影响血脉的正常循行。古代医家曾注意到喘咳与淤血的关系,如《血证论》作者唐容川。后世也有提出过“久哮当祛淤祛痰”、“运用活...
关键词:哮喘 病机 血液流变学 
肝硬化血液流变学研究被引量:8
《中医研究》1991年第2期21-22,2,共3页侯留法 赵玉瑶 
对39例肝硬化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球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腹水组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均增高,反映了血淤的病理学变化,有腹水组病人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
关键词:肝硬变/病理生理学 血淤 腹水/分析血液 流变学/方法 
“久痛多淤”的甲皱微循环探讨——附300例痛证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报告被引量:2
《中医研究》1990年第2期16-19,共4页吕志平 崔志英 陈素云 
通过对300例痛证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均有程度不同的甲皱微循环障碍。各项异常指标较101名正常人相应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在:(1)血色暗红出现率增高。(2)管袢顶淤血≥30%出现率增高。(3)血流减慢。(4)畸形管袢≥4...
关键词:疼痛 痛证 甲皱微循环 血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凝血象变化与血淤实质和寒热辨证的关系被引量:1
《中医研究》1990年第1期18-20,共3页肖苏红 江一平 贺石林 肖德安 
报道47倒脉管炎患者的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和VW因子(VWF)等血淤证血液学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患者TXB_2↑,6—酮-PGF_1α↓,T/K值↑,井VWF↑,Fn,FDP↑,AT一皿↓,说明脉管炎的TXA2-PGI_2失衡,体内促凝物质增多和抗...
关键词:脉管炎 TAO 病理生理 凝血象 血淤 
试探王清任对淤血症的定位治疗
《中医研究》1989年第1期17-18,共2页孟庆仁 刘艳骄 
活血化淤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然以部位应用活血化淤当首推王清任,他开创了定位治疗淤血疾病之先河。在中国医学史上,清代王清任在解剖学研究上有独特的贡献,而他研究解剖学的目的乃在于更好地治疗“人民的疾病痛苦”。在其著作...
关键词:王清任 血淤/中医药疗法 定位 活血接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