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服务

作品数:47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邓杰汪洪亮杨天宏刘长江赵善庆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警官学院学报》《读书》《民族学刊》《长安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扎根边疆的矿山人 拼搏奉献的奋斗者——中材西安阿克苏分公司纪实
《中国建材》2023年第1期132-133,共2页赵金辉 王成炳 
在沙尘暴肆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有这样一群不畏艰苦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服务矿山建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矿山建设事业中,奉献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克服极端自然条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关键词:矿山建设 稳步推进 边疆服务 奋斗者 阿克苏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尘暴 奉献 
发现女性:论于式玉藏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贡献被引量:1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65-170,共6页郑莉 张慧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7ZDA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于式玉是中国一位早期女性人类学家。她在中国甘南和川西北藏区实地生活考察数年,对边疆地区的宗教、妇女生活史、民间文艺和风俗民情等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调查。于式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结合解释性描述方法,以女性视角呈现女性...
关键词:于式玉 藏学人类学 藏区实地研究 性别自觉 边疆服务 
书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4期138-138,共1页
汪洪亮著《抗战建国与边疆学术: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由中华书局2020年1月出版。全书包括6个章节和绪论、结论,共28万余字。该书梳理了华西坝五所教会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与西迁成都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大、齐鲁大学、燕京大学)...
关键词:教会大学 燕京大学 同气相求 华西协合大学 金陵大学 齐鲁大学 抗战建国 边疆服务 
从乡村建设到边疆服务——抗战时期齐鲁大学的边疆研究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0年第2期36-45,共10页汪洪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17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季民国时期羌地汉人社会生活与族群互动研究”(17YJC850017)。
在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中,齐鲁大学有乡村建设传统但无边疆学术传统。抗战时期齐鲁大学内迁成都华西坝,其边疆研究主要与其主导性参与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配合进行。该校国学研究所在边疆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成绩。齐鲁大学主...
关键词:齐鲁大学 边疆研究 乡村建设 边疆服务 
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被引量:4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2期179-193,217,共16页汪洪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17ZDA1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项目“抗战时期内迁西南大学的边疆民族问题研究”(2016T90200)的研究成果
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具有密切人事关联,不少教授在边疆服务运动兴起及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发起人、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积极参与边疆服务部的实地服务和调查研究。随着抗战结束后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衰歇...
关键词:抗战时期 华西坝教会五大学 中华基督教会 边疆服务 边疆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边疆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其影响被引量:4
《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86-93,共8页张学强 胡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621)
中国现代大学的边疆服务肇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传播路径的转向、大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建国宗旨的倡导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服务活动以边疆服务、研究与训练的一体化为指导思想,...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大学 边疆服务部 边疆服务 
顾颉刚与中华基督教会在西南边疆的社会服务运动——以顾颉刚日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11-15,共5页汪洪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边疆政治与边政学"(09CZS020)阶段性成果
史学家顾颉刚是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的重要引领者,曾参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并为其创作边疆服务团团歌。顾颉刚在成都期间与边疆服务运动相关各界人士的密集接触,是其学术交游和社会往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参与边疆社会实践的重...
关键词:顾颉刚 边疆服务 顾颉刚日记 国族关怀 
近代中国政教关系的变与不变——评《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272-276,共5页王立桩 
基督宗教来华,自唐至清,几番进出,真正立稳根基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则始于晚清。此番福音东传,用蒋梦麟的话说是“骑着炮弹来的”。耶稣“骑炮弹”的比喻虽未尽妥贴,却生动地道出了基督教对于中国所具有的“异质”、“强势”...
关键词:中华基督教会 近代中国 政教关系 边疆服务 变与不变 中国传统文化 自救 救赎 
基督教与川康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事业--以边疆服务运动(1939-1955)为例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205-209,共5页邓杰 
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抗战时期基督宗教对川康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边疆服务运动为个案进行考察”
一直以来,基督教都积极致力于在华公共卫生事业的改善。但基督教在川西及西康民族地区开展公共卫生事业则肇始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该组织不但开办医院,为该地区边民日常接诊,还组织巡诊活动,为边民诊治和预防流...
关键词:基督教 边疆服务 川康民族地区 公共卫生 
建国初期基督教人士的思想改造与“控诉运动”——以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189-194,共6页邓杰 
教育部2011年规划项目"基督教与川康地区文化的冲突与调适研究:以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川康的活动为例"(11YJA730002);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抗战时期基督宗教对川康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边疆服务运动为个案进行考察"(SLQ2011A-05)阶段性成果
解放初期政制转型的格局、意识形态的规定性以及中外关系的变化,都要求基督教对其既有工作作出调整,而新颁布的国家宗教政策又直接涉及到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活动。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必须加强学习改造。除要求各服务区组织员工开...
关键词:基督教 边疆服务 解放初期 思想改造 控诉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