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变雅

作品数:53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华傅道彬周薇马银琴韩经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黄淮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界(理论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闲逸与沉郁:元明之际两种诗学形态的生成及原因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9年第9期36-45,共10页左东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4ZDB073)成果
在元明之际的诗坛上,曾经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思想。一种主张诗歌应该随时代之变化而变化,作者生逢乱世就应该有变风变雅的声音出现,以针砭现实、指摘时弊,写出沉郁顿挫的诗作。另一种则认为,诗人虽身处世变而依然应保持自我的人...
关键词:元明之际 诗学形态 沉郁顿挫 诗歌发展史 原因 审美追求 诗学思想 变风变雅 
“变风变雅”与春秋文学的精神转向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6年第2期45-58,共14页傅道彬 
"变风变雅"意味着春秋文学新的精神气象与格局。春秋文学的"新"与"变"不仅仅是经学家指责的消极意义上礼崩乐坏的政治转折,更是积极意义上新的人文思想和审美思想的精神涅槃。经历地坼天崩的政治变化,春秋文学主题发生重大历史转向,由...
关键词:“变风变雅” 文学主题 春秋 精神 审美思想 历史转向 礼崩乐坏 消极意义 
“诗可以怨”吗?被引量:19
《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100-108,共9页傅道彬 
"诗可以怨"是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学观念,与现代西方"愤怒出诗人"的诗学理论有着重要差别。"怨"是儒家否定和限制的一种情感,"勿怨"才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人格。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把"诗"看成是礼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诗可...
关键词:诗可以怨 怨而不怒 变风变雅 宣泄净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