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

作品数:783被引量:2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永恒安其昌李洪文赵海斌吴小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学24小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双筒巡天(下)
《科学24小时》2023年第7期70-73,共4页弧矢一 
天空的地图在璀璨的星空中,隐藏着无数有趣的“珍宝”。当我们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双筒望远镜去观察月球、行星、昴星团等一些较容易寻找的目标后,一定想循着前人的足迹,去“探访”那些隐藏着的暗淡天体。这些暗淡天体通常不能用肉眼直...
关键词:双筒望远镜 昴星团 技巧和方法 地图 天体 直接观察 隐藏 
双筒巡天(上)
《科学24小时》2023年第6期55-56,F0003,共3页弧矢一 
很多爱上观星的小伙伴认为,裸眼观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观星的需求了。因为人眼的瞳孔直径通常只有3~4毫米,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分辨相近物体和收集暗弱光线的能力。因此,想要观赏到更多在暗处的天体,就必须借助一些工具了。
关键词:瞳孔直径 双筒 小伙伴 
潘德炉:巡天遥看万里海
《科学24小时》2018年第7期50-53,共4页卢曙火 
科学创造的机缘,总是偏爱善于积极探索和思考的人。生活中的鸟语花香、顺境逆境,都可能触发一个有创新创造眼光人的灵感,成就他一番令人钦佩不已的事业。有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由海鸥捕鱼转而深入思考,开创了我国卫星海洋遥感事业。他...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里海 巡天  南京理工大学 海洋遥感 科技工作者 
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
《科学24小时》2017年第12期34-34,共1页
全球多国科学家10月16日同步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并同时发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我国第一颗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和位于南极的巡天望远镜,都对此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引力波 人类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 巡天望远镜 直接探测 电磁信号 科学家 中子星 
第二个“月球”
《科学24小时》2016年第11期30-32,共3页李忠东 
2016年4月27日,世界第一台全景式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Pan-STARRS)中的PS1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特别的小行星。
关键词:巡天望远镜 月球 快速反应系统 PS1 小行星 
地球的“新卫星”
《科学24小时》2016年第9期32-32,共1页
2016年4月27日,位于夏威夷海勒卡拉山的泛星1号小行星巡天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奇怪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在40~100米之间,美国天文学家将其编号为2016HO3.
关键词:卫星 地球 巡天望远镜 小行星 天文学家 夏威夷 
挖掘大数据
《科学24小时》2015年第7期18-21,共4页傅凯群 
沃尔玛每隔1小时就要处理超过100万客户的交易,信息录入量超过2,5PB;在最初的几个星期,斯隆数字巡天项目收集的数据量,已达到140兆兆字节,超过了天文学2000年历史数据的总和……面对如此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我们该如何处理并加以...
关键词:挖掘 信息录入 数字巡天 历史数据 沃尔玛 数据量 天文学 客户 
巡天遥看万里海--记我国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
《科学24小时》2001年第9期8-9,共2页陈荣发 
以前,只有在神话里才有千里眼的故事.然而,自从人造卫星上天,千里眼便成为现实.目前,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已处于海洋卫星的监测之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研究员就有这样一双巡天遥看万里海的千里眼,他是我国有突出贡献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