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

作品数:495被引量:2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鸿亮郭卫东孙淑云茅海建金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问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师夷”以“制夷”:鸦片战争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3期63-67,166,共6页赵述颖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时期,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排斥又相互交织。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弃守旧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
关键词:师夷 制夷 先进知识分子 文化选择 
中国史学的西渐及其回应
《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张井梅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70119)的阶段性成果
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始终深深地吸引着西方的视线。自有史记载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共有五次较大规模:公元1世纪前后的丝绸之路、7—8世纪的大唐帝国、14—15世纪的明朝、19世纪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以及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比...
关键词:中国史学 中西文化交流 鸦片战争时期 丝绸之路 15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文化内涵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
《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4期8-10,共3页刘学照 
关键词: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近代爱国主义 《海国图志》 中国人民 魏源 鸦片战争后 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历史中认识中国国情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5期40-42,共3页俞玲玲 
关键词:世界历史 社会主义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元前 地主阶级改革派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 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 
不忘国耻 发愤图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座谈会纪要
《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3期19-24,共6页
鸦片战争距今已整整150周年了。重温历史,不忘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弘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传统,振奋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现实要义。为纪念这个历史性日子,华东师大历史系部分师生举行座谈会,与会者慷慨抒怀,抚今追昔,纵论史训...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 林则徐 爱国主义精神 半封建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西方 中国社会 资本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4期48-50,共3页蒋鸣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战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次战争成了中国历史自古代转变到近代的一个分界线。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斗争高潮,它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了一个...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 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 清政府 道光帝 封建统治 重要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