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

作品数:37被引量:2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家恩全国明许荣宝赵本良黄兆祥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农民》《农民致富之友》《农业经济》《农业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星火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主成分分析不同种养模式下的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3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年第10期1-10,共10页冯慧敏 郭小丽 肖远业 温晓彤 李梓珊 曾鸿浩 罗伊莉 李海渤 
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210903164532210);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26114530674,210730194532870)。
为探究不同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贡献,筛选出适合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在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紫岭村水稻田开展了2年田间试验,设置水稻单作(CK)、油稻轮作(T1)、鸭稻共作(T2)和油稻鸭模式(T3)4个处理,分析水稻种植后不同处理土壤机...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油稻轮作 鸭稻共作 油稻鸭 绿肥 土壤肥力 评价 
仁化扶溪走出一条“鸭稻双收”致富路
《源流》2023年第8期25-25,共1页谭玉玲 吴颂丹 邱其聪 
“稻在水中摇,鸭在稻中游”。近期,仁化县扶溪镇紫岭村水稻种植基地投放了近200只小麻鸭进入稻田中,让鸭子与水稻全天候“共生共长”,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促进稻米增收。扶溪大米“鸭稻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经过五年时间的实践探索,走...
关键词:水稻种植 麻鸭 生态种养模式 鸭稻共作 摇曳生姿 实践探索 仁化县 稻鸭 
“鸭稻共作”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新农民》2021年第18期80-80,共1页陈业婷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居粮食作物之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米干净卫生无杂质,而且要求大米要口感好,风味好,吃着安心,吃着健康。因此探索有机的栽培方...
关键词:水稻 鸭稻共作 
娄门鸭在稻鸭共作模式下的应用
《当代畜禽养殖业》2021年第6期36-37,共2页丁媛媛 杨建生 
稻鸭共生就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将鸭子放牧饲养在稻田内,形成一种种养结合的饲养模式。娄门鸭是在特定环境中选育出来的江苏省著名地方品种,其属于蛋用和肉用兼用型的优良品种。将稻秧培栽成活后再把娄门雏鸭放养于稻田中,这就形成了稻谷...
关键词:娄门鸭 鸭稻共作 种养结合 
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被引量:5
《农业经济》2021年第3期18-19,共2页付亮 姜宗泽 王辉 
苏家屯区、桓仁县水稻提质增效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编号:2019JH5/10100010。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恒仁县 鸭稻共作 效益 
鸭稻共作技术及其装备
《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0期57-57,共1页孙艳华 
一、稻鸭共作的概念“鸭稻共作” 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巧妙利用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充分利用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以及鸭子的生物学特性,将鸭子使用围网圈养在稻田中,让鸭子全天都生长在稻田中,鸭子在田间捕食害虫即能降低农...
关键词:巧妙利用 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学原理 稻鸭共作 空间生态位 鸭子 共生互利 
鸭稻系统中水稻地上部对土壤振动的响应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19年第1期145-152,共8页赵本良 温婷 章家恩 汤薇 刘金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484);广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6LM1100);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410);广东科技计划(2015B090903077;2016A02010094);珠江新星(201506010042);广州科技计划(201604020062);广东高校青年教师计划(YQ2015026);广东教育厅青年创新项目(2015KQNCX108)资助
鸭稻共作中存在多种影响水稻生长和稻田微生境的生物行为。为阐明鸭子振动土壤对水稻地上部的影响,采用定量振动装置,设计了9 s(SV9)、39 s(SV39)、90 s(SV90)和0 s(对照) 4个强度对水稻施加机械振动刺激。结果表明:振动21天后,高强度...
关键词:鸭稻共作 机械刺激 振动 养分元素  
推行“三减”技术 加快增收步伐——绥化市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保田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技术分析被引量:1
《植物医生》2018年第12期16-17,共2页张曦哲 
北林区兴和乡保田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位于绥化市北林区兴和乡,由北林区兴和乡保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种植品种为绥粳18、龙稻18、苗香2等优质品种,总种植面积1 493.3hm^2,其中鸭稻共作、蟹稻共作、鱼稻共作种植面积达到1...
关键词:绿色食品水稻 种植基地 技术分析 绥化市 林区 朝鲜族 种植面积 鸭稻共作 
鱼鸭稻共作技术总结被引量:1
《黑龙江水产》2018年第2期29-30,共2页谢方炜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谷物的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在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同时,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及生态农业、增效、环保等诸多概念的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关键词:水稻种植 共作技术 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农业 种植技术 粮食品质 综合种养 种养模式 
有机鸭稻共育种养技术探讨
《新农村(黑龙江)》2018年第9期40-40,共1页李颖 
鸭稻共育技术是一项以稻田为基础.生产有机稻米为目的.家鸭野养为特点,鸭稻共作复合生态种养结合的新技术。该技术为可为现期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可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实现后期循环农业发展积累可行的技术经验,有一定发展前景。现...
关键词:鸭稻共作 有机种养 兴凯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