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吸收利用

作品数:466被引量:5426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庆华贺明荣吴建富陆大雷杨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翻后施肥对头季-再生季水稻产能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24期72-78,共7页王煜杰 杨秀霞 樊隐玲 李梦涛 朱震昊 陶永乐 赵书军 徐大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YFD190120403)。
为揭示深翻对头季-再生季水稻产能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深翻后如何调整化学肥料用量,于2023年3—10月在湖北省洪湖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旋耕和深翻模式下不同化肥用量对头季-再生季水稻产量构成、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
关键词:头季稻 再生稻 耕作方式 肥料运筹 水稻产能 氮素利用率 
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肖贵 墨金萍 曹宁 白灵 连荣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08)。
针对玉米生产中大量施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肥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水、氮2因素试验设计,其中灌溉量设置200、400、600 m^(3)/hm^(2)等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75、150、225、300、375 kg/hm^(2)等6个水平,共设18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处...
关键词:施氮量 灌水量 玉米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6期125-130,共6页胡中泽 杨大柳 衣政伟 王安 杨亚云 陈春英 王显 
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编号:YN202129);2022年泰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编号:TNY202205);泰州市“凤城引才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项目。
在一次性基施模式下,探讨缓控释肥与速效氮的合理配比,实现水稻的轻简化生产。以南粳9108为试材,开展2个稻季的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3个缓控释肥与速效氮比例(缓控释肥∶速效肥=80%∶20%、65%∶35%、50%∶50%),研究对水稻产...
关键词:缓控释肥 水稻 南粳9108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黄小洋 顾克军 郭智 刘红江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编号:BE202031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22)100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项目(编号:SNGZ-YBXM-202119)。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
关键词:缓控释掺混氮肥 水稻 产量 吸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率 经济系数 
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黄益孝 周家昊 陈照明 王强 马军伟 叶静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编号:2023C02015、2023C02005)。
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9年在浙江金华、平湖2个试验点开展单季稻种植化肥减量施肥研究,以确定适合长三角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单季稻种植的化肥减量施肥方式。试验设置6个处理:...
关键词:秸秆还田 化肥减量 缓释肥 产量 氮素利用 效益分析 
机插秧育苗配套措施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6期82-90,共9页舒小伟 徐杰姣 徐萱 唐东南 赵士茹 丁周宇 杨英 王树深 伏桐 周娟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71608);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8)1002];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编号:2020-SJ-047-03);张家港市科技计划(编号:ZKN1818);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CZ202035、2021007)。
为探明机插秧育苗配套措施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以(未培肥)素土为床土,进行壮秧剂比较、秧田期施氮、播种量、秧龄和每穴苗数试验。结果表明:素土配施壮秧剂和秧田期施氮提升了秧苗素质,秧...
关键词:机插秧 育苗配套措施 秧苗素质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7期71-77,共7页杨滨娟 张颖睿 袁嘉欣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61070)。
为了探明紫云英还田配施减量氮肥的作用机制,为南方稻田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紫云英-双季稻”复种型农作制度基础上,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个梯度的紫云英还田量,并配施相应的减量氮肥,以常规施肥作对照,分析不同紫云英与...
关键词:水稻 施氮水平 紫云英 氮素吸收利用 关系模型 
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7期88-88,89-92,共5页郭松 喻华 曾祥忠 江云 熊忠伟 王晓梅 秦鱼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D0200700);四川省科技计划(编号:2016JY0012);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编号:2016QNJJ-014、2016GYSH-028)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300kg/hm^2普通尿素(...
关键词:玉米 包膜控释尿素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吸收利用 光合速率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7期93-97,105,共6页龙致炜 宋广鹏 张军 孔佑平 陈长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0CB9515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14)
为探讨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施氮量与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于2014—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进行研究,选取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以后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的氮素水平,分别为150、225、375kg/hm^2,...
关键词:年代 冬小麦品种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施氮水平 
氮肥和穴苗数对机插中粳稻金粳818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5期113-117,共5页张军 王爱华 方书亮 周冬冬 李必忠 张永进 刘忠红 葛梦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503);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7)111];江苏省“333”工程项目(编号:BRA2017257);淮安市“533英才工程”科研项目(编号:HAA201757)
为探讨淮北地区机插粳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关键。以中熟中粳金粳818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和穴苗数对其产量、群体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施氮量27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氮素...
关键词:机插中粳稻 施氮量 穴苗数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群体特征 氮素吸收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