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

作品数:740被引量:5877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正魁濮培民董云社齐玉春张晓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草地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氮输入的非线性响应及其机制被引量:16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1-24,共24页杨元合 张典业 魏斌 刘洋 冯雪徽 毛超 徐玮婕 贺美 王璐 郑志虎 王媛媛 陈蕾伊 彭云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25006)。
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富集的响应及其机制有助于准确评估大气氮沉降等外源氮输入的生态效应。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多水平氮添加实验为认识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输入的非线性响应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反映学术界基于多...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生态系统生产力 凋落物分解 土壤呼吸 土壤氮转化过程 温室气体通量 
模拟干旱和磷添加对热带低地雨林氮矿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7
《植物生态学报》2022年第1期102-113,共12页赵阳 栾军伟 王一 杨怀 刘世荣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发展项目(1632019006和1632021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30078和31971461)。
土壤氮矿化作为氮转化的主要过程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往往受磷限制,氮矿化过程对干旱的响应是否受磷限制的调控值得探讨。该研究以海南三亚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9年建立的林内穿透雨减少(50%...
关键词:热带低地雨林 干旱 磷添加 氮循环 无机氮 土壤氮矿化 
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被引量:17
《植物生态学报》2020年第5期494-514,共21页夏建阳 鲁芮伶 朱辰 崔二乾 杜莹 黄昆 孙宝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22009)。
陆地生态系统包含一系列时空连续、尺度多元且互相联系的生态学过程。由于大部分生态学过程都受到温度调控,因此气候变暖会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变化生态学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如何响...
关键词:气候变暖 生态过程 碳循环 氮循环 生产力 极端气候事件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1
《植物生态学报》2020年第5期553-564,共12页张扬建 朱军涛 沈若楠 王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25003)。
全球草地占据30%左右的陆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化、碳氮及养分循环、保持水土、调节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就是放牧,不同的牲畜种类、放牧强度、年限、历史和制度等,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
关键词:放牧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功能 碳循环 氮循环 全球变化 
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0
《植物生态学报》2020年第4期373-383,共11页方运霆 刘冬伟 朱飞飞 图影 李善龙 黄韶楠 全智 王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3094);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02);中国科学院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GJTD-2018-07)。
在过去几十年中,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认识。该文回顾了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研究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历史,综述了最近十多年来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利用氮...
关键词:氮稳定同位素技术 自然丰度技术 15N标记技术 
冬季火如何影响川西亚高山草地植物群落?
《植物生态学报》2014年第11期1194-1204,共11页王谢 向成华 李贤伟 文冬菊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2011BAD38B0204);"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C09B05)
虽然火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性与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大量报道,但迄今为止,火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具体途径依然存在较大争议。该文以可持续管理草地生态系统为目的,试图揭示冬季火影响川西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
关键词:地上-地下交互 氮循环 土壤微生物活性 结构方程模型 亚高山草地 冬季火烧 
^15N自然丰度法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2
《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第4期346-352,共7页姚凡云 朱彪 杜恩在 
随着氮沉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植物和土壤的氮同位素组成记录了氮循环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并且具有测量简单以及不受取样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所以氮同...
关键词:氮循环 植物 土壤 δ15N 
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及土壤δ^(15)N的影响被引量:23
《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第2期160-169,共10页吴田乡 黄建辉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KZCX2-XB2-01-04)
植物和土壤中的15N自然丰度值(δ15N)是评价生态系统N循环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N循环过程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测定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放牧和围封条件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植物...
关键词:δ~15N 草原生态系统 放牧 氮循环 
叶附生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植物生态学报》2009年第5期993-1002,共10页周灵燕 王中生 陈姝凝 姚志刚 徐卫祥 魏娜 安树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512)
叶附生是指维管植物叶片表面附着以隐花植物苔藓和地衣为主,兼有少量藻青菌及微型无脊椎动物的现象,在热带、亚热带雨林中普遍存在。叶附生生物的群落组成直接反应了森林水分、温度及光照等生境因子特征,是森林生境的季节性变化和微生...
关键词:叶附生 多样性 光合 氮循环 生物生态学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状况以及与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8
《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第3期285-293,共9页高英志 汪诗平 韩兴国 陈全胜 王艳芬 周志勇 张淑敏 杨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_SW_10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0 2 110 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 0 0 0 0 0 1860 3;G19990 43 40 7)
研究了在不同放牧率下形成的不同退化阶段的草地各形态氮素(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微生物氮)的变化情况,同时也研究了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与各形态氮素季节变化的同步性关系。土壤全氮含量相对稳定,随草地植被状况和植物生长时...
关键词:放牧率 草地恢复 微生物氮 氮循环 内蒙古 土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