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

作品数:229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永芳崔洁莹龙丹宫凌飞李保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挣扎、反抗——《达洛维夫人》中克拉丽莎的主体意识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0期102-103,共2页屈晓燕 张淑梅 
文学领域的"空间转向"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主人公克拉丽莎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通过对社会空间和个人空间下达洛维夫人生活细节的研究,本文揭示了达洛维夫人在不同空间下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形象的联系和交融.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社会空间 个体空间 主体意识 
《达洛维夫人》中“水”意象的解读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2X期124-125,共2页杜家宝 
'水'作为一种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达洛维夫人》一文,集中分析'水'这一意象的作用。通过弗莱的象征理论和神话理论,来解读'水'意象在时间空间的重构上的作用和对...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水意象 弗莱原型批评 
《达洛维夫人》中死亡意识的诗意化表达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4Z期96-97,共2页郑可欣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传递了她的独特而强烈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的根基就是存在主义的死亡观念:认为死亡对生命是有价值的,并不是一种消极耗费。而结尾处两位主人公的一死一生消解了生死的对立,体现了存在价值的丰富...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死亡意识 诗意化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问题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X期133-133,共1页赵少红 
弗吉尼亚伍尔夫凭借娴熟的意识流技巧,通过人物对'生'与'死'瞬间的顿悟,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与真谛.《达洛维夫人》中的各色人物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去感悟精神世界的精髓,从而达到灵魂的顿悟.
关键词:社会空间 大本钟 个人空间   
创伤理论视角下《达洛维夫人》的解读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8X期58-59,共2页王菲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是意识流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反映了一战给民众造成的创伤的不朽之作。本文将从创伤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中男主人公塞普蒂默斯的心理创伤进行分析,探讨《达洛维夫人》在书写战争和历史、创伤与治愈方...
关键词:创伤理论 心理创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 治愈 
解构女性主义:从《达洛维夫人》到《时时刻刻》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8Z期105-105,共1页张颖 
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受困于男权社会环境的精神困境的著作。作为向《达洛维夫人》致敬的小说,《时时刻刻》却通过对不同时空下女性精神危机的刻画,解构了自伍尔夫以来的女性主义。从《达洛维夫人》到《时时刻刻...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时时刻刻》 女性主义 解构 精神危机 
“精神创伤”与“复杂快感”——解读《达洛维夫人》中的创伤书写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1Z期52-53,共2页范亚男 
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出国合作研究项目资助
本文以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创伤书写的研究对象,阐述了小说在促使人们反省战争的残酷的同时,也描述了对创伤反复沉思而产生的"复杂快感"。作者认为小说用细腻的时空交错的意识流手法为人们展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并对书中...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创伤书写 “复杂快感” 
析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性别抗争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Z期114-115,共2页尹继成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尽管她的创作年代远远早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同性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间,但在其意识流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作者对女性在...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怪异论 双性同体 
热爱生命——《达洛维夫人》中“向死而生”的死亡主题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X期37-38,共2页袁兰馨 王丽 
1925年,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在伦敦出版,这部篇幅不大的小说将意识流技巧完美地演绎,出版之后即引起强烈的轰动。小说从头到尾充斥着死亡的阴影以及生与死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学者对小说中死亡主题的探讨。现...
关键词:死亡主题 热爱生命 
存在主义视角下重读《达洛维夫人》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3期44-45,共2页袁兰馨 
伍尔夫作为一名竭力批判英国传统小说形式的现代先锋派作家,其创作生涯中从未中断过对及揭示人物内心的创新写作手法的探索。其1925年发表的《达洛维夫人》实现了伍尔夫创作手法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其心理小说的基础。伍尔夫作为一个现代...
关键词:存在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 “他者” 绝对承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