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娜拉走后怎样”的两种女性叙事形态--以《伤逝》和《寒夜》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8期27-29,共3页何梓源 
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度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对民国文人情书的接受研究--以仙林地区大学生为例》。
《伤逝》与《寒夜》分别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共同探讨了“五四”时期由易卜生《玩偶之家》引发的“娜拉走后怎样”的命题。自《伤逝》开始的现代女性叙事,延续至《寒夜》,两位女主人公有着相似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出走选择,但最...
关键词:叙事形态 女性 《伤逝》 《寒夜》 
论巴金《寒夜》中人物身上的漂泊感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6期59-61,共3页张安 
本文从漂泊感的角度来分析《寒夜》中的人物形象,分别从家庭破碎和工作异质的角度来阐释人物所感受到身体漂泊和精神漂泊。同时,通过巴金的人生经历,即时代背景、巴金的成长经历以及精神创伤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寒夜》人物漂泊感的来源。
关键词:《寒夜》 漂泊感 巴金 
“巴金式”现实主义的反思:以《寒夜》作为对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2期72-75,共4页冯昕 
多数研究者将巴金的小说《寒夜》视作他的现实主义写作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标志,也有学者也试图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之外扩宽对于这篇小说的阐释可能性。如果从巴金批判“旧社会”的创作动机、叙事者对于主人公的复杂态度、知识分子主体...
关键词:《寒夜》 巴金 现实主义 
从《寒夜》看巴金的婚恋观的转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3期37-38,41,共3页张君媛 
婚恋生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众多作家所关注。自"五四"以来,巴金的小说《寒夜》通过对当时社会变革时期民众的婚恋生活以及婚恋观的描述,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人们婚恋观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婚恋观的变化对整个社会发展...
关键词:《寒夜》 婚恋 观念 转变 
再论巴金长篇小说《寒夜》的艺术价值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期85-87,共3页李新宇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研究"(课题编号2016-gh-21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运用传统家训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课题编号SKL-2016-45)
巴金长篇小说以热情高、篇幅长、反封建意识明显、关注时代与社会进步中的青年生活为特色,在他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寒夜》写一对原本相爱并有着共同人生奋斗目标的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这一悲剧揭示了...
关键词:巴金 人性 人物刻画 艺术价值 
她为什么“需要温暖”——《寒夜》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2期17-18,24,共3页陈羲 
曾树生是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的女主人公,作者对她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女性形象,修改作品时又在末尾特别加上了"她需要温暖"的话。本文即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说明了曾树生为什么"需要温暖"。
关键词:曾树生 汪文宣 《寒夜》 黑暗社会 
独子与寡母的家庭悲剧——以《寒夜》、《金锁记》、《原野》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7期48-49,55,共3页卢晓 梁扬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独立学院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2012JGLX0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和健康人格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以《寒夜》、《金锁记》、《原野》三个文本为代表的20世纪三十四年代的家庭叙事,充分展现了独子与寡母的家庭模式下的家庭悲剧,这一家庭悲剧实质上反映了在新旧文化的转型期,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关系的冲突,顽固地坚守传统的家庭伦...
关键词:独子 寡母 家庭叙事 
《寒夜》:生存冲突及其现实指涉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6期93-94,共2页徐安辉 
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部分成果;批准号:Z070014
文学的功能在于通过原生态生活叙事,寄寓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关怀。《寒夜》在深层结构所呈现的曾树生在生存过程中外部和内在的矛盾冲突,揭开了生命存在本真的精神图像,指涉的是人类现实生存所面临的人性困境和自身不可破解的...
关键词:社会存在 矛盾冲突 人性困境 
《寒夜》:巴金精神世界的苦闷象征被引量:15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10期7-14,共8页宋剑华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具有思想艺术价值的一部现代文学经典文本。作品以一个家庭矛盾的巧妙组合,深刻地解构了中国传统文化"家国"一体的形成机制,形象地揭示了母系家长权力意志的残酷争夺,进而以"生"与"死"的灵魂对...
关键词:《寒夜》无政府主义“家国”文化 母系权力 生命意象 绝望心理 
选象恰切 寓意深远——品读《寒夜》的意境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6期71-73,共3页郭玉森 
巴金的《寒夜》采用艺术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小人物的痛苦,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既是自然界的寒夜,更是当时社会的寒夜,人生的寒夜。
关键词:寒夜 意蕴 艺术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