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寻“象”以观“意”——论《寒夜》中的物象“灯”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年第2期69-74,共6页唐显婷 
《寒夜》是标志巴金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巴金十分青睐于物象"灯"的运用,广及电灯、电视灯、蜡烛和手电,次数高达60次。如此显著的文本现象,不仅体现了巴金隐秘的创作心理,即"灯与母亲"和"灯与死亡"的叙事情结,还...
关键词:巴金 寒夜  
从《驿站长》和《寒夜》中隐射小人物“人性的爱与悲”被引量:1
《俄语学习》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李羽涵 
普希金在《驿站长》中通过描绘受欺凌和受侮辱的小人物的命运,赋予贵族子弟诱骗平民少女、老人忧愤而死的陈旧题材完全不落俗套的崭新内容,塑造了俄罗斯文学的第一位"小人物"形象。巴金在《寒夜》中着重刻画人物相互冲突的性格,深入人...
关键词:小人物 悲剧 被侮辱与被损害 人性的爱与悲 
《寒夜》中肺病隐喻的转变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3-45,共3页蒋雪静 
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中曾谈到两位心怀"大愿"的人物: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地到阶前去看秋海棠。不难发现鲁迅先生所写的这两个...
关键词:《寒夜》 病后杂谈 汪文宣 侍儿 文学审美 曾树生 享受生活 肺病患者 美学特征 父子关系 
析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母的形象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6X期46-46,共1页汪锐 
巴金的《寒夜》被认为是一部描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统区底层知识分子的悲剧性作品,文中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三个主要人物。文章试图分析历来被读者大众抑或评论家们忽视的汪母形象。
关键词:汪母 父权家长制 自卑情结 恋子情结 
去势男人和强势女人——简析《寒夜》里的人物形象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4期4-4,共1页尹莹 
人物形象在小说艺术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通过《寒夜》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男性"这一中国传统意义的强有力的符号功能在文本中被剥夺,而女性则被强大的凸现。
关键词:汪文宣 汪母 曾树生 去势男人 强势女人 
《寒夜》: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经典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金立群 
我想,诗化小说和以前常说的浪漫抒情小说还不太一样。它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优美的文辞、丰厚的抒情、浪漫的故事,而在于其文本的构建是出于一种感觉、一种情绪,将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置于某种意境、氛围之下,并形成与中国古典诗...
关键词:《寒夜》 中国 现代诗化小说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寒夜》的意义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50-51,共2页金立群 
《寒夜》以“寒夜体验”为起点,营建独特的“寒夜意象”,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寒夜”象征。巴金通过这一具有浓郁诗性的象征,向我们传达出人必须通过选择与行动,摆脱束缚,走出自己心灵的寒夜,从而获得自由的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寒夜意象 寒夜体验 寒夜象征 存在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