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作用

作品数:140被引量:2071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莫宣学王玉往王京彬罗照华王莉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北缘果可山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9
《岩石学报》2018年第7期1991-2016,共26页牛漫兰 赵齐齐 吴齐 李秀财 闫臻 李继亮 孙毅 苑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21;4167222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01-04;DD20160022-02)联合资助
青海南山岩浆岩带沿柴达木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分布,主要由与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相关的晚二叠世-三叠纪花岗岩组成。本文对柴北缘东段果可山石英闪长岩及其中镁铁质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综合研究及成...
关键词:镁铁质微粒包体 早-中三叠世 斜长石复杂环带 岩浆混合 果可山岩体 柴北缘 
岩浆混合作用的类型、标志、机制、模式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以新疆北部为例被引量:32
《岩石学报》2012年第8期2317-2330,共14页王玉往 王京彬 龙灵利 邹滔 唐萍芝 王莉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7CB411304、2001CB409806)资助
新疆北部广泛发育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岩体,岩体类型主要有钙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其中以第一类最为发育;岩体中的暗色包体类型以闪长质为主,成分可从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过渡到花岗闪长岩,部分地区可发...
关键词:岩浆混合 判别标志 混合机制 混合模式 斑岩型矿床 新疆北部 
开放体系下岩浆的注入-混合作用:闽西南晚中生代油心地辉长岩的成因
《地球化学》2011年第1期6-21,共16页叶海敏 毛建仁 赵希林 周洁 刘凯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基础研究项目(121201061180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0703009)
福建武平县油心地辉长岩的年代学、矿物学以及全岩和矿物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油心地辉长岩形成年龄为(87±2)Ma,全岩地球化学显示为大陆边缘弧特征,类似闽东南晚中生代的钙碱性角闪辉长岩,高Mg含量(MgO=8.35%~9.33%),以辉石为主。辉长...
关键词:矿物学 矿物化学 开放体系 岩浆混合作用 晚中生代辉长岩 闽西南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0
《岩石学报》2010年第12期3507-3520,共14页张彦龙 赵旭晁 葛文春 张吉衡 高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41;40739905)资助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以包体存在于花岗岩中。岩石成因类型为典型的Ⅰ型后造山侵...
关键词:塔河花岗杂岩体 岩浆混合作用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上地幔中的岩浆混合作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玄武岩高Mg#橄榄石内熔体包裹体证据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0年第10期911-922,共12页张国良 江少卿 欧阳荷根 陈代庚 殷学博 王晓媛 汪小妹 曾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30849);国家大洋重大专项课题(编号:DYXM-115-02-1-03)资助项目
洋中脊玄武质岩浆中早期结晶产物:高Mg#橄榄石常捕获有早期熔体,从而形成熔体包裹体.这些熔体包裹体记录了岩浆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本研究获得的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5个站位玄武岩具有很小的K/Ti(0.07~0.12),Tb/Lu(1.72~1.84),...
关键词:橄榄石 熔体包裹体 洋中脊玄武岩 岩浆混合 上地幔 东太平洋海隆 
新疆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区岩浆混合作用: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被引量:22
《岩石学报》2010年第2期449-456,共8页龙灵利 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 李秋立 王书来 蒲克信 张会琼 廖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304和2001CB409806)资助
新疆北部富蕴县内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区的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野外地质特征显示其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获得花岗闪长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玄武安山玢岩、细粒辉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326.8±2....
关键词:岩浆混合 锆石U-PB年代学 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区 新疆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作用研究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09年第S1期384-384,共1页张国良 曾志刚 
关键词:东太平洋海隆 岩浆混合作用 包裹体分析 洋中脊玄武岩 部分熔融程度 熔体包裹体 岩浆房 作用研究 橄榄石 斜长石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被引量:2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第4期409-416,共8页齐有强 胡瑞忠 刘燊 田建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34020,40673029,40773020)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
关键词:岩浆混合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底侵作用 岩石成因模型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拆沉作用还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被引量:36
《岩石学报》2008年第1期37-48,共12页张宏福 邵济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陆动力学群体项目(4072106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3);百人计划资助成果
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数据进行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其上部层位中酸性组分增多。其高的Mg值和埃达克质特征并不是原始岩浆本身的性质,不能作为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有力证据。义...
关键词:辽西 义县组 火山岩 岩浆混合作用 岩石圈伸展 
新疆尾亚地区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岩浆混合成因被引量:18
《岩石学报》2007年第4期733-746,共14页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 方同辉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05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1CB409806)资助
新疆东天山的尾亚钒钛磁铁矿矿区,在花岗岩中含有大量闪长岩包体,而且花岗岩与闪长岩相互包裹、渗透,并在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形成二者混合的产物——岩浆混合岩。通过野外特征、岩相学和矿物成分对比,发现矿区中部的石英二长闪长(斑)...
关键词: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混合岩 闪长岩包体 矿物化学 尾亚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