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脏》

作品数:68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峥张从成殷企平庄美兰刘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本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79-81,共3页汤定军 周福娟 
由《黑暗的心脏》不同解读及殷企平与王丽亚学术争鸣说起,讨论了文学批评理论对文本意义理解的作用及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意义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指出依据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文学批评理论 读者 文本意义 相对性 
一个充满反殖民与殖民矛盾话语张力的文本——评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08年第S2期55-57,共3页庄美兰 
《黑暗的心脏》是一部具有多层含义的小说。但无论从哪方面解读,我们都不应无视其字里行间对于殖民主义罪恶的揭露与体现。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故事的主要叙述者马洛的有些话语前后自相矛盾。他在这次航行中已深刻认识到殖民主...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殖民话语 反殖民话语 
象征与文本的阐释——从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说起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张光陆 耿宁 
康拉德的中篇名著《黑暗的心脏》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 ,可以进行多种阐释。本文从而指出 ,文学作品不应具有“唯一”正确的解释。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阅读 ,发挥想象 ,充分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关键词:解释学 象征 黑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