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笑声》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小玲高建华李广财房晓玉王文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河学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山东文学》《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其他各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神经症人格理论:纳博科夫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主人公焦虑呈现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Z期134-135,共2页赵娜 
基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分析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名篇《黑暗中的笑声》,其男主人公欧比纳斯的情感历程及选择中的神经症表现特征,进而探析其产生原因及'病态解决方式'。欧比纳斯最终回归真实的情感和信念,也是作者在向我们...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神经症人格 内心冲突 焦虑 防御措施 
论黑色幽默在《黑暗中的笑声》中的运用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8期38-39,共2页李广财 
"黑色幽默"是一种倍受评论家推崇的创作方式,它是将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揭示了当面对人生中的残忍和荒谬时,应当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这种人生的不顺利冷眼观之,把它看成是一种笑料,并以含泪之笑来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难堪...
关键词:黑色幽默 笔法 《黑暗中的笑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中“笑”的后现代解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汪小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YYWXL01)
《黑暗中的笑声》是俄裔美国试验小说家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在小说中,纳搏克夫以"笑"为切入口,从"笑读者"、"笑人物"、"笑自己"等三个方面揭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这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笑读者"旨在揭示小说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游戏,...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纳博科夫  后现代 
讲故事比故事更重要——《黑暗中的笑声》里残酷巧合的真实与虚构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9期130-131,共2页黄燕 
纳博科夫早期俄文名作《黑暗中的笑声》采用黑色幽默的反讽手法戏仿美国二、三十年代电影中廉价的三角恋故事,结合诸多巧合事件组织作品,使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男欢女爱、阴谋与财产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凸显了纳氏高超的叙述技...
关键词: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 巧合 真实 虚构 
荒诞与黑色:论《黑暗中的笑声》的黑色幽默艺术被引量:2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185-196,共12页汪小玲 
黑色幽默小说以"荒诞"和"黑色"为基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无助和绝望。本文从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黑暗中的笑声》文本出发,详细论述小说中无处不在的"荒诞"和"黑色"基调,以揭示这部小说的黑色幽默效果,论证纳博科夫作为黑色幽默小...
关键词:荒诞 黑色 《黑暗中的笑声》 黑色幽默 
论《黑暗中的笑声》的电影叙事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03-107,共5页汪小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基金
从《黑暗中的笑声》所使用的电影背景、电影画面和电影手法等特点出发,深入发掘小说的电影叙事策略,突出小说通过电影叙事所达到的"游戏性"、"娱乐性"效果,论证纳博科夫杰出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理念。
关键词:电影叙事策略 《黑暗中的笑声》 纳博科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