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笑声》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小玲高建华李广财房晓玉王文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河学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山东文学》《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身体的双重消费——论《黑暗中的笑声》的女性自我拯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张培培 
将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放置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在伊利格瑞女性主义理论关照下,聚焦玛格的身体,提出女性身体的双重消费——被“物化”“符号化”。但女性的自我主体性使她们能利用自己的身体以及魅力冲出桎梏,用自己的女性特质消解...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非“一”之性》 伊利格瑞 女性身体 消费文化 
纳博科夫与库普林爱情故事的叙事策略*——以《黑暗中的笑声》与《石榴石手镯》为例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9年第2期40-46,共7页高建华 
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俄罗斯白银时代现实主义小说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WWB113)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成果
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与库普林的《石榴石手镯》都是讲述爱情故事的小说,是两位作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纳博科夫与库普林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表现了作品不同的主题意蕴和作家不同的创作倾向。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不同的情节设...
关键词:纳博科夫 库普林 爱情小说 叙事策略 
神经症人格理论:纳博科夫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主人公焦虑呈现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Z期134-135,共2页赵娜 
基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分析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名篇《黑暗中的笑声》,其男主人公欧比纳斯的情感历程及选择中的神经症表现特征,进而探析其产生原因及'病态解决方式'。欧比纳斯最终回归真实的情感和信念,也是作者在向我们...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神经症人格 内心冲突 焦虑 防御措施 
论黑色幽默在《黑暗中的笑声》中的运用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8期38-39,共2页李广财 
"黑色幽默"是一种倍受评论家推崇的创作方式,它是将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揭示了当面对人生中的残忍和荒谬时,应当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这种人生的不顺利冷眼观之,把它看成是一种笑料,并以含泪之笑来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难堪...
关键词:黑色幽默 笔法 《黑暗中的笑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与《包法利夫人》比较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6-88,共3页郭娟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对福楼拜大加赞誉,认为《包法利夫人》堪称艺术品。而纳博科夫在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对多声部配合法以及预示法的运用都堪称是对福楼拜的模仿。在人物塑造方面,《黑暗中的笑声》中的主人公欧比纳斯与《...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黑暗中的笑声》 比较 
纳博科夫小说《黑暗中的笑声》的绘画艺术元素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133-136,共4页王文欣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同绘画艺术有着的密切联系。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史上实有的画家、画作,虚构的艺术家人物,以及小说自身的色彩性、画面性特点。探讨绘画艺术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存...
关键词: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 绘画艺术 文本化 
《黑暗中的笑声》中“笑”的后现代解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汪小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YYWXL01)
《黑暗中的笑声》是俄裔美国试验小说家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在小说中,纳搏克夫以"笑"为切入口,从"笑读者"、"笑人物"、"笑自己"等三个方面揭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这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笑读者"旨在揭示小说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游戏,...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纳博科夫  后现代 
《黑暗中的笑声》之女性主义解读
《黑河学刊》2009年第5期58-,60,共2页张雪峰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中,不管是伊丽莎白还是玛戈,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或爱情维系着自己的社会地...
关键词:《黑暗中的笑声》 女性主义 受害者 
讲故事比故事更重要——《黑暗中的笑声》里残酷巧合的真实与虚构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9期130-131,共2页黄燕 
纳博科夫早期俄文名作《黑暗中的笑声》采用黑色幽默的反讽手法戏仿美国二、三十年代电影中廉价的三角恋故事,结合诸多巧合事件组织作品,使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男欢女爱、阴谋与财产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凸显了纳氏高超的叙述技...
关键词: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 巧合 真实 虚构 
黑暗背后狡黠的笑声——论《黑暗中的笑声》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96-97,共2页房晓玉 
纳博科夫笔下的小说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范式,向更加复杂的反讽发展。作品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情节结构,都可以为作者随心所用,产生一种多层次的反讽效果。纳博科夫的小说往往以多变的叙述、离奇的结构、凝练的语言著称,而大胆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纳博科夫 反讽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