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流变学

作品数:10被引量: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绍文王良书汪洋刘俊来钟增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通报》《地震地质》《地学前缘》《地震地质译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主控因素探讨:来自物理模拟的启示
《高校地质学报》2023年第2期251-260,共10页王盟楠 李江海 柳晨 刘磊鑫 
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与关键技术(2016ZX05033001)资助。
贝加尔裂谷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板块中心,远离任何活跃板块边界,却是地球上现今构造活动最为活跃和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是地球科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并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物理实验模拟手段,研究了裂谷区在局部拉...
关键词:贝加尔裂谷 构造发育 岩石圈流变学 物理模拟 
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与应变弱化被引量:20
《岩石学报》2017年第6期1653-1666,共14页刘俊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1;41172190)资助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是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探索大陆板块内部变形与动力学演化的核心问题。大陆中部地壳是大陆岩石圈中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圈层,其主要成分以花岗质岩石为代表,位于岩石脆-韧性转变域。在中...
关键词:岩石圈流变学 中部地壳 应变局部化 弱化机制 
岩石圈流变学:一种研究地球深部岩体变形的新方法
《地质学刊》2013年第4期530-534,共5页余尚江 刘稳航 杨源祯 杨锐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080205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
岩石圈流变学是大陆岩石变形的主导因素之一,是一种研究地球深部岩体变形的新方法。简要介绍流变学对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影响,并对当前流变学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岩石圈流变学在岩石圈地层、造山带和大型盆地动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研究中的应...
关键词:岩石圈流变学 岩石流变律 时间因素 
大地震的发生条件
《地震地质》2010年第2期294-302,共9页梁海华 
大地震(特别是8级以上的大地震)的发生必须满足2个基本条件:一个是震源附近要有超过岩石弹性极限的高应力背景;另一个是该处的岩石具有发生地震的能力,即在大地震孕育所需的时间尺度(几千年以上)内岩石能长期保持弹性。为考察第1个条件...
关键词:应力状态 岩石圈流变学 刚性地块 
中国中西部盆地区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及其对前陆盆地成因演化的意义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08年第3期113-122,共10页刘绍文 王良书 贾承造 冯昌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04013,40634021);中石油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7E1033)
中国中西部地区发育众多前陆冲断带,它们具有构造变形复杂、油气潜力大和有别于经典前陆盆地的沉积和油气地质特征,但其成因过程和动力学并不清楚。文中利用中西部盆地区的地温、岩石热物性参数和地热学模拟技术,分析该区岩石圈热状态...
关键词:岩石圈流变学 前陆盆地 地球动力学 中西部 
大别-苏鲁区UHP变质岩构造学及流变学演化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08年第3期150-167,共18页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1999075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94041,40372094,49972067)
在大别-苏鲁区的30个关键位置,对UHP/HP变质岩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大比例尺(1:10000)制图并在区域尺度上进行观察和对比,以便揭示它们的构造几何学、变形条件和流变学演化。初步的研究结果指出,广泛出露的UHP/HP榴辉岩相岩石形...
关键词:大别-苏鲁区 榴辉岩 超高压(UHP) 岩石圈流变学 强度差 变形分解作用 俯冲 折返 
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与岩石圈流变学被引量:19
《地质通报》2004年第9期980-985,共6页刘俊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272084)资助。
岩石圈的流变学分析和岩石构造、显微构造证据揭示出大陆岩石圈具有显著的横向和纵向上的异向性,并具有明显的非板块表现。全面开展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变形岩石的构造与显微构造分析,正确认识岩石圈不同层次上岩石的流变学规律、流动...
关键词:岩石圈 流变学 显微构造 
桐柏—大别—苏鲁UHP和HP变质带的结构及流变学演化被引量:10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548-557,共10页索书田 钟增球 韦必则 张宏飞 周汉文 游振东 
国家重点基础项目 (No .G19990 7550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4 9972 0 6 7;4 9794 0 4 1)
在岩石圈流变学基本原理指导下 ,运用现代构造解析学方法 ,在不同尺度上判别和分析了桐柏—大别—苏鲁UHP和HP变质带内深俯冲、同碰撞构造及UHP和HP岩石折返过程中的变形特征 ,重点讨论同碰撞形成的高角度网结状榴辉岩相剪切带阵列、高...
关键词:桐柏-大别-苏鲁区 HP变质带 岩石圈流变学 剪切带 韧性薄化作用 变形分解作用 UHP变质带 
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地震地质》1999年第1期88-96,共9页周真恒 邓万明 向才英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岩石圈流变学的目标是研究岩石圈物质的变形、流动及其机制。70年代以来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和地热研究的丰硕成果,推动了该分支学科的进展。Ranali等(1987)建立了7种岩石圈流变学剖面,并论述了岩石圈的流变学分层特...
关键词:岩石圈 流变模型 结构分层 流变学 研究进展 
从岛弧裂谷作用看岩石圈流变学
《地震地质译丛》1991年第2期55-59,共5页山路敦 一丁 
关键词:岩石圈 流变学 岛弧 裂谷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