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介子衰变

作品数:3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新国鲁公儒吴向尧郭义庆肖振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物理知识》《Science Bulletin》《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性B介子衰变中时间依赖CP破坏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31期4577-4589,共13页谢跃红 张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5100)资助。
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的破坏简称CP破坏.中性B介子系统具有正反粒子振荡和CP破坏随时间变化等独特性质,提供了探索CP破坏机制的理想窗口.B介子工厂发现了B^(0)介子衰变的CP破坏,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Cabibbo-Kobayashi-Maskawa(C...
关键词:CP破坏 中性B介子 CKM矩阵 标准模型 LHCb实验 大型强子对撞机 
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BS0→ψ(3770)Kπ
《科学技术创新》2021年第3期15-16,共2页刘文 
对B介子衰变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探索CP破坏起源提供大量素材,而且可以为研究衰变过程中的QCD动力学机制提供模型。如今,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已经成为研究B介子衰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在标准模型框架下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将衰变...
关键词:标准模型 PQCD B介子衰变 CP破坏 QCD动力学 
标准模型外全新粒子
《光学精密机械》2017年第2期3-4,共2页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发布消息,其负责监测粒子衰变过程的LHCb实验组,在B介子衰变中发现了与标准模型不符的偏差信号,预示着可能捕捉到标准模型以外的全新粒子。B介子由基本粒子夸克组成,可细分为4种,只能存在一万亿分之...
关键词:标准模型 新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B介子衰变 衰变过程 基本粒子 间接方法 科学家 
微扰QCD框架下B^(0,±)→π^(0,±)π^+π^-衰变过程中的直接CP破缺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61-65,共5页李升涛 吕刚 陆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47003)
在微扰QCD框架下,研究了B^(0,±)→ρ~0(ω)π^(0,±)→π^+π^-π^(0,±)衰变过程中ρ-ω混合效应对CP破缺的影响.由于产生了大的强相角,当π+π-的不变质量在ω共振区域,CP破缺获得了极大增强.
关键词:微扰 QCD B介子衰变 CP破缺 
海外传真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5年第6期6-6,共1页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 近日,科学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检测到了中性B介子粒子极为罕见的衰变。此次发现证实了标准模型做出的预测,亦提供了对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准确性的严格测试,
关键词:大型强子对撞机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B介子衰变 传真 标准模型 粒子物理 科学家 检测 
Form factors for B meson weak decays in QCD light cone sum rules with a chiral current correlator被引量:1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第29期3771-3786,共16页Zuo-Hong Li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235005)
We report some applications of QCD light cone sum rules(LCSR)to B meson weak decays.Special emphasis is on estimates of the form factors for B decays into a pseudoscalar(P)/vector(V)meson,with a certain chiral current...
关键词:B介子衰变 求和规则 QCD 外形 电流 手性 光锥 矩阵元素 
B介子衰变中的超对称效应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本刊编辑部 
我校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徐元国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人才培养联合基金(简称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项目:B介子衰变中的超对称效应研究,项目批号:U1204113.
关键词:B介子衰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超对称 人才培养 人民政府 工程学院 河南省 电子 
B_((S))→J/ΨP(V)衰变分支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吕刚 张丽英 罗艳伟 邹文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47003;11047166);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2009BS028)
在因子化框架下研究了B(S)→J/ΨP(V)(P(V)表示赝标量(矢量)介子)的衰变分支比.发现衰变分支比与威尔森系数、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和有效参数有关,在选取的有效参数范围内,本文的结果包含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B介子衰变 粒子 衰变道 分支比 
Belle实验中神经元网络和Fisher判别方法应用于压制连续过程本底的比较(英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刘超 张子平 
Supported by NSFC(10935008,10875115);the Doctoral Program of Chinese Education Ministry(20070358060)
在Belle实验B±→K±ω道的物理分析中,对神经元网络法和Fisher判别法在压制连续过程本底应用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神经元网络法可以获得对BB信号事例42.3%的选择效率和99.2%的连续过程本底排除水平;应用Fisher判别法可以获得5...
关键词:神经元网络法 Fisher判别法 Belle实验 B介子衰变 
微扰QCD方法下的B→D_s^(*)ρ(ω)衰变(英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张志清 田亚芳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s(*)ω0和B+→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
关键词:B介子衰变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 分支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