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染色体组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凯李小娟李雁鸣时津霞赵玉新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汉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种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河南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染色体组短臂对丰、缺氮下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和氮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张菲菲 高思 郭程瑾 肖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674)资助
以中国春(CS)及其B染色体组双端体(1BL^7BL)为材料,研究了丰、缺氮条件下小麦B染色体组短臂对小麦植株干重和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相比,3BL和7BL端体,3BL、4BL和5BL端体分别在丰、缺氮条件下表现出幼苗长势变差、单株干重降低等...
关键词:小麦双端体 丰缺氮 单株干重 氮效率 植株性状 
不同磷水平下小麦B染色体双端体植株干物质积累和磷效率特征研究被引量: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第2期309-317,共9页郭丽 郭程瑾 丁长欢 赵妙 李小娟 肖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67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1204031)资助
以中国春(CS)及其B染色体组双端体(1BS 7BS和1BL 7BL))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磷水平下各供试材料的干物质积累和磷效率特征。结果表明,与CS相比,丰磷下4BS、6BS、3BL及7BL和低磷下4BS、6BS、7BS、和7BL植株形态及单株干重无...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 B染色体组 双端体 丰低磷 磷效率性状 氮钾效率性状 形态学性状 
合成六倍体小麦与其亲本在合成后小麦A/B染色体组微卫星位点的比较被引量:2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第3期501-506,共6页王凤涛 陈万权 徐世昌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1002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05;2006BAD02A16)共同资助
构建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是利用小麦近缘材料优异基因的很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在人工合成异源六倍小麦的过程中对微卫星位点的影响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直接比较了亲本四倍体小麦PS5与4个不同粗山羊草进行远缘杂交并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后...
关键词:合成六倍体小麦 微卫星位点 基因组特异性 分子标记 
小麦B染色体组双端体旗叶光合能量转换参数的研究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06年第5期9-12,共4页李小娟 蓝岚 李雁鸣 肖凯 
河北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97106)
在旗叶一生中,各供试双端体材料叶绿素含量均于叶片全展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染色体臂1BL,2BL,6BL,7BL,2BS和7BS对叶绿素含量有正效应;1BS,3BS,4BS和5BS对其有负效应。光合能量转换参数Hill反应和光合磷酸化...
关键词:小麦 B染色体组 双端体 旗叶 光合能量转换参数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与普通小麦(T.aestivum)A、B染色体组的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0
《作物学报》2005年第6期723-729,共7页时津霞 乔永利 杨庆文 何蓓如 吉万全 翁跃进 
中以农业研究基金(SLARF)资助项目。
以普通小麦农家种、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与节节麦合成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同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189...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SSR标记 同源性 
小麦B染色体组双端体旗叶CO_2导度的研究被引量: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15-19,共5页李小娟 赵玉新 肖凯 李雁鸣 赵红梅 
河北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39710 6 )
采用整套“中国春”B组双端体为材料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染色体臂缺失对叶片导度及净光合速率 (Pn)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旗叶一生中 ,气孔导度 (gs)、叶肉导度 (gm)和净光合速率 (Pn)均于叶片全展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 ,胞间CO2 ...
关键词:小麦 B染色体组 双端体 气孔导度 CO2导度 
小麦B染色体组双端体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河南科学》1999年第A06期35-38,共4页李小娟 赵玉新 肖凯 李雁鸣 
与对照CK相比,各供试B染色体组双端体材料的旗叶光合性能表现不同,多数B染色体长臂、2BS、7BS对叶绿素含量具有正效应,3BL、4BS、5BS具有负效应,在光合功能上,3BL、1BS、4BS、5BS表现为负效应,5...
关键词:小麦 B染色体组 双端体 光合性能 
普通小麦B染色体组起源的研究进展
《种子》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张国平 
很早就认识到多倍化在小麦的进化上有很大的作用。Kihara(1924)分析了不同倍性小麦的种间杂种,表明普通小麦是由ABD3个染色体组构成的异源多倍体。以后的研究证明A、D两染色体组分别由野生一粒小麦(T、aegilopoides)和塔斯其小麦(T、tau...
关键词:B染色体 染色体组 提莫菲维小麦 双二倍体 异源多倍体 多倍化 部分同源染色体 滨麦 乌拉尔图小麦 种间杂种 
小麦B染色体组起源的新探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81-86,共6页蒋华仁 戴大庆 肖世和 
以圆锥小麦、一粒小麦以及B染色体组可能的供体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沙融山羊草、西尔斯山羊草、两角山羊草和高大山羊草)作母本,与黑麦属的五个种杂交。结果表明,圆小麦与森林黑麦杂交不成功,与栽培黑麦和山地黑麦杂交一般只产生无胚...
关键词:小麦 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 杂交 
几种不同的小黑麦
《世界农业》1980年第5期54-55,共2页S.江巴 郭威 
世界上第一个小黑麦杂交种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育成的。有几十年之久这个新物种对于遗传学家和育种家一直是个谜。1935年瑞典遗传学家蒙清(Muntzing)等人查明了这种作物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56个,等于小麦染色体和黑麦染色体数之和。...
关键词:小黑麦 八倍体 六倍体 黑麦染色体 B染色体组 小麦染色体 四倍体小麦 D染色体组 二次杂交 小黑麦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