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染色体组

作品数:15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其信张义荣刘广田倪中福梁荣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世界农业》《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2期365-371,共7页杨金华 于亚雄 王志伟 程加省 许荣娇 沈为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19);云南省重点基金(2008C010);云南省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0BB005)
为进一步研究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利用分布于D染色体上的29对SSR引物对31份云南铁壳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2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60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扩增出1~4个,平均2.1个。等位变异较人工合成麦及二倍体材...
关键词:云南铁壳麦 D染色体组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上psy基因位点的分子证据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蔡华 马传喜 司红起 乔玉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支项(nyhyzx07-002);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6-G2);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0A252)
为检测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是否存在psy基因,以扩增普通小麦(2X=AABBDD=42)psy基因的相同引物psy02和psy06在节节麦(2X=DD=14)中进行PCR反应。结果表明,引物psy02在节节麦基因组DNA中的扩增产物长206 bp,与普通小麦中扩增的196 bp序列同...
关键词:普通小麦 节节麦 D染色体组 黄色素 psy基因 
利用乙醇脱氢酶基因证据揭示稻属CCDD异源四倍体中染色体组的起源被引量:2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111-114,共4页马永婷 包颖 曲志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124)
对稻属异源四倍体中染色体组C和D以及稻属现存的所有二倍体染色体组A、B、C、E、F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1)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以G染色体组序列作为外类群,采用PAUP运算软件中的简约性方法对所测定的序列进行了系统...
关键词:稻属 异源四倍体 C和D染色体组 乙醇脱氢酶基因 起源 
小麦D染色体组祖先节节麦的白叶和坚韧的花序轴性状的基因遗传作图
《作物育种信息》2006年第4期14-14,共1页邱敦莲(摘译) 
节节麦是普通小麦的二倍体D染色体组供体,是培育小麦新品种的有用基因的良好来源。Cox等(1990)将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将节节麦基因导入小麦染色体组。利用节节麦中的微卫星探针对节节麦白叶和坚韧的花序轴基因进行作图。白叶表现型被...
关键词:D染色体组 基因导入 普通小麦 遗传作图 节节麦 花序轴 祖先 小麦新品种 微卫星探针 六倍体小麦 
Puroindoline基因多副本对籽粒粉质度的影响
《作物育种信息》2005年第4期20-20,共1页向平 
小麦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稳定粮食。小麦的最终利用品质主要决定于籽粒硬度或结构。Puroindoline基因.Piha和Pirib是与籽粒粉质度相关的15-kDa friabilin蛋白质的主要组成。Piha和Pirib基因在二倍体小麦物种中表达,而在四倍体小麦中沉...
关键词:e基因 粉质 多副本 AEGILOPS 二倍体小麦 四倍体小麦 D染色体组 籽粒硬度 利用品质 面包小麦 蛋白质 b基因 六倍体 供体 
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
《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赵继新 陈新宏 武军 傅杰 陈良超 孙志刚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2002-02-01A);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项目(1999-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科研专项。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
关键词:八倍体小滨麦 硬粒小麦 遗传学研究 细胞 普通小麦 杂交结实率 自交结实率 染色体构型 D染色体组 研究结果 杂种F1 平均 孢子带 末期 母本 父本 反交 
利用SSR标记技术研究棉属A、D染色体组的进化被引量:18
《Acta Genetica Sinica》2003年第2期183-188,共6页郭旺珍 王凯 张天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80 0 0 89)~~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棉属A、D染色体组二倍体及四倍体代表棉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的10个二倍体代表棉种间遗传多态性丰富 ,分子聚类结果与Fryxell棉属分类结果相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出属于D染色体组的拟似棉与其他D染...
关键词:SSR标记技术 棉属 A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 分子标记 进化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被引量:22
《作物学报》2003年第1期145-151,共7页倪中福 张义荣 梁荣奇 刘广田 孙其信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 9910 0 1和 6990 0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 993 0 110 )资助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 6个春小麦品种 (系 )及北方冬麦区的 17个冬小麦品种 (系 ) 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2 3个微卫星引物在 2 3份材料间共扩增出 6 5个等位基因 ,平均每个引...
关键词:小麦 D染色体组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从CIMMYT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遗传差异被引量:23
《Acta Genetica Sinica》2002年第6期542-548,共7页倪中福 张义荣 梁荣奇 刘广田 孙其信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 9910 0 1和 6990 0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 993 0 110 )资助~~
采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技术 ,选用 2 3个D染色体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CIMMYT的 2 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 6份材料在D染色体组上存在丰富的等位基因变异 (92个 ) ,平均每个基因座为 4个。...
关键词:CIMMYT 人工合成 六倍体小麦 D染色体组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异源多倍体 
春小麦D染色体组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
《国外作物育种》2001年第2期25-25,共1页向平 Gilbert,J 
关键词:春小麦 赤霉病 抗性 D染色体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