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地

作品数:37被引量:15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长明黄选瑞刘广营刘相兵牟洪香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果树》《北京水务》《林业科学》《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燕山山地片麻岩风化过程与地球关键带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矿产勘查》2024年第8期1491-1499,共9页孙紫坚 陈自然 卫晓锋 王书来 殷志强 张守林 周亦 
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29)资助。
山地地球关键带的形成和演化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受风化过程的控制。本文以细粒角闪斜长片麻岩和粗粒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例,研究片麻岩地球关键带结构的演化过程,识别影响地球关键带垂向结构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片麻岩的物理风化程度较高,...
关键词:燕山山地 地球关键带 岩石风化 黑云母 矿物颗粒 
燕山山地蒙古栎次生林林冠下造林试验
《河北林业科技》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王超 尤海舟 孙浩伦 范树生 
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燕山山地乡土珍贵树种保护与培育技术示范推广(冀TGL[2021]002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城市滞尘降污树种筛查及配置技术研究(216Z6301G)。
蒙古栎次生林是燕山山地分布广泛的退化森林植被。以退化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强度疏伐后林分郁闭度降低至0.6,采用蒙古栎、黄檗、水曲柳、五角枫、白桦、核桃楸、紫椴7个树种开展林冠下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水曲柳、五角...
关键词:蒙古栎次生林 林冠下造林 造林树种 混交林培育 燕山山地 
燕山山地栎类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被引量:2
《河北林业科技》2022年第4期18-20,34,共4页尚国亮 陈玉新 顾巍巍 李厦 范树生 尤海舟 
为了研究燕山山地栎类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栎类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栎林按优势树种可分为槲树次生林、蒙古栎次生林、松栎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4种类型,林分伴生树种多样,但以同龄单层林纯林为主,...
关键词:栎类次生林 林分结构 生长特征 燕山山地 
燕山山地伊逊河下游河流阶地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22年第1期111-121,共11页田钰琛 殷志强 张绪教 邵海 谷明旭 任伟 彭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C1504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97725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DD20190310)的成果。
河流沉积物蕴藏着其形成之时水动力条件及古气候变化等重要信息,因此研究河流相沉积物不仅可指示其沉积之时的水动力条件,还可对其反演的古气候进行一定的探索。伊逊河地处燕山东段,开展其下游河流相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及形成年代的探讨...
关键词:伊逊河 阶地沉积物 粒度 光释光测年 古环境 
加强监测评价 强化技术支撑
《北京水务》2020年第S02期F0003-F0004,共2页
密云区石匣水土流失监测点密云区石匣水土流失监测点(以下简称“石匣监测点”)位于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芹菜岭村,密云水库上游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地理坐标为E 117°4′35″,N40°34′47″。监测点于1993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属于燕山山地丘...
关键词:水土流失监测 水土流失规律 密云水库上游 水源涵养 燕山山地 生态维护 强化技术 地理坐标 
燕山山地胡桃楸林抚育试验
《防护林科技》2020年第12期42-43,68,共3页左增惠 王凤君 
针对燕山山地沟谷胡桃楸林人为干扰多、缺少抚育和生长不良的问题,在林分结构特征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胡桃楸林抚育试验。结果表明:在林分受人为干扰强度大的情况下,不良木所占比例较高,初次抚育间伐强度应为25%~45%,抚育后降低的郁闭度能...
关键词:胡桃楸林 抚育 生长量 燕山山地 
燕山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治理技术体系思考
《海河水利》2020年第2期26-28,共3页凌峰 王群 
燕山山地丘陵区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区域土壤侵蚀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了区域水土流失防治需求,并在已有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以期为区域水土流失...
关键词:燕山山地 水源涵养 生态维护 水土保持 防治途径 技术体系 
燕山山地造林树种筛选试验初报被引量:1
《山东林业科技》2020年第2期78-80,共3页李建忠 王洋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
关键词:燕山山地 造林树种 乡土树种 造林模式 
燕山山地槲树次生林冠下造林试验
《防护林科技》2019年第12期5-7,共3页吴树芹 尤海舟 
针对燕山山地阳坡生长稀疏的退化槲树次生林,轻度疏伐后,采用油松容器苗进行冠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林分郁闭度低于0.6的条件下,油松冠下造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原有萌生单层纯林转化为异龄复层混交林,起到了较好改善林分结构和促...
关键词:槲树次生林 退化栎林 油松 冠下造林 燕山山地 
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及分配特征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第5期208-214,共7页马长明 赵辉 牟洪香 刘炳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9B01)
为了定量研究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密度特征及其分配格局,为森林碳汇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3种林龄(11,21,32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块样地本底调查和27株标...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碳密度 碳分配 燕山山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