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列构造

作品数:14被引量:1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冰王学滨马瑾马胜利刘力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中部走滑断裂系统及其控油气作用被引量:13
《石油学报》2022年第11期1542-1557,共16页管树巍 姜华 鲁雪松 梁瀚 朱光有 崔俊峰 金惠 雷明 陈涛 杨荣军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21DJ0504,2021DJ0301,2021DJ0204)资助。
四川盆地中部(川中地区)的走滑断裂与多层系油气聚集关系密切。系统阐述走滑断裂的性质、特征、分布规律、成因与演化机制对于深化川中地区断裂系统控藏与控富集研究,以及完善四川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川中地区...
关键词:膏盐岩层 走滑断裂 伴生构造 雁列构造 灯影组台缘 LSA沉降量 立体成藏 川中地区 
走滑断裂带贯穿过程与发育模式的物理模拟被引量:45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第3期340-348,共9页肖阳 邬光辉 雷永良 陈婷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03)
结合实际地质资料设计9组砂箱模拟实验,并利用断层CT扫描技术研究简单剪切走滑带演化规律与发育机制。结果表明,R(Riedel)剪切断裂形成早、数量多,并有一组与主走滑带低角度相交,P剪切断裂(与R剪切断裂对称分布的压剪破裂)与Y剪切断裂(...
关键词:走滑断裂带 构造物理模拟 构造演化 雁列构造 “螺旋-拖拽”模式 塔里木盆地 
拉张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剪切应变降异常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第6期2935-2941,共7页王学滨 吕家庆 马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22);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4003008);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2121110006)联合资助
在雁列区贯通之前及过程中,研究雁列构造复杂的相互作用及一些力学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地震前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延缓岩石材料的破坏过程,在FLAC-3D的应变软化模型中引入了断层和岩石单元的非均质性.为了探索事件的迁移及断层失...
关键词:拉张雁列构造 剪切应变降 应力 相互作用 空区 数值模拟 异常 
辽河东部凹陷走滑构造及其与火山岩分布的关系被引量:21
《地质论评》2014年第3期591-600,共10页李思伟 王璞珺 丁秀春 方炳钟 冯玉辉 孙晓猛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219303)的成果
走滑构造可分为压扭和张扭两类,平面上主干走滑断裂都表现为一条贯通性的走滑构造带,剖面上前者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向上撒开的逆断层组),后者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向上散开的正断层组)。它们的伴生构造在平面上分别表现为与主干走滑断裂共...
关键词:辽河火山岩盆地 构造火山作用 走滑断裂系统 花状构造 雁列构造 
实验室尺度典型断层系统破坏、前兆及粘滑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4年第3期845-861,共17页王学滨 马冰 吕家庆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2014B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212111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122)共同资助
尽管实验室尺度典型断层模型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已知,载荷、边界条件明确,但其变形、破坏、前兆及稳定性的综合数值模拟并不容易。实验室尺度模型的数值模拟可为大尺度模型的模拟积累经验,并提供某些必要的技术基础。文中主要从数值...
关键词:实验室尺度模型 破坏 粘滑 前兆 摩擦 剪切应变 雁列构造 
断层间距对拉张雁列构造破坏过程及能量释放影响的模拟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第1期406-411,共6页王学滨 吕家庆 马冰 顾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22;51274109);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132121110006)联合资助
对拉张雁列断层复杂力学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一些地震及地质现象的理解.基于提出的非均质应变软化本构模型,本文采用FLAC-3D模拟了断层间距对拉张雁列区(岩桥)贯通前后的变形、破坏过程及能量释放规律的影响.在平面应变及小变形条件...
关键词:雁列断层 数值模拟 断层间距 能量 拉伸破坏 
两类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位移反向现象模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4年第2期45-50,共6页王学滨 顾路 马冰 吕家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122;51274109);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2121110006)
基于非均质应变软化模型,在拉张和挤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采用FLAC-3D模拟了一条断层内侧节点的水平位移的演变规律及标本全场内的水平、垂直位移反向区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两类雁列构造在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都发生了位移反向现...
关键词:雁列构造 位移反向 地震前兆 异常 前兆偏离 
走滑构造在地震剖面上的展布特征和研究方法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浅6井区断裂特征解析为例
《四川地质学报》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袁霁 陈伟 李胜 李宁 
走滑构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构造形式,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研究走滑构造一直是一个难点。实际上,拉张构造和推覆构造中都可以存在走滑分量,而具有走滑分量的构造样式极具油气成藏的特性,因此研究构造是否具有走滑特征对寻找潜在油气藏具有...
关键词:走滑构造 雁列构造 剪切分量 
压性雁列构造变形过程中热场演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第4期454-459,共6页刘培洵 马瑾 刘力强 马胜利 陈国强 
国家自然基金(批准号:90202018;4057212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4CB418405)资助项目
在实验室利用铂电阻接触测温系统和红外热像仪两种仪器,观测了含压性雁列断层结构的岩石标本在变形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都显示了热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应力、应变场的关系.实验显示,在岩石标本的不同构造部位的增温...
关键词:雁列断层 粘滑 热红外辐射 温度 增温机制 
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探讨被引量:6
《地球学报》2005年第3期223-228,共6页郝银全 潘懋 常毓文 谢培工 
大港歧口沿岸带位于太行山基底和鲁西基底接触的断裂带上———聊兰断裂北延段,沿海岸线呈NNE向展布。该带不仅是一个地理界线,而且是一个由基底断裂带控制的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和第三系构造转换带。本文从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入手,详细探...
关键词:前第三系 构造体系 沿岸 区域构造背景 喜马拉雅期 演化过程 体系特征 雁列构造 组合特征 走滑作用 燕山晚期 中侏罗世 晚三叠世 燕山早期 裂陷作用 断裂带 褶皱带 基底 太行山 海岸线 转换带 印支期 深断裂 鲁西 展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