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狂

作品数:87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乃嶷陈立立王冰薛贞芳李修松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荆歌的《情书》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5年第1期13-14,共2页孟繁华 
现代作家、诗人郁达夫于1931年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诗中名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
关键词:七言律诗 现代作家 郁达夫 荆歌 《情书》 题壁 佯狂 美人 
装病与佯狂:基于小说知识学视域的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106-125,163,共21页井玉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拔尖项目“小说知识学视阈下的装病/佯狂书写研究”(02011903823052)的结项成果。
装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动机与手段均堪称复杂多样。在古代载籍中政治人物装病的情形相当多,其出人意表处与政治斗争之诡谲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装病能否成功受制于性别、年龄、身份、有无基础病等因素,而作为装病特殊形式的佯...
关键词:装病 佯狂 小说知识学 戏剧化书写 
附会之史:明袁凯“佯狂避祸”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5期55-62,共8页刘梦雯 
袁凯生于元末,卒于明永乐时,曾仕宦两朝,一生经历曲折。袁凯在元末避乱乡居,明初则应召出仕,晚年归乡后醉心田园。自明中期开始,史籍中便已见袁凯“佯狂避祸”之说,且随时间流逝而出现越来越多的版本,乃至于到今天,众史家仍有对其曾装...
关键词:明初 袁凯 佯狂避祸 
佯狂、审丑与后现代——数字媒体时代的疯癫展演研究
《河北画报》2024年第8期154-156,共3页张振 赵爱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学科建设经费”(编号:5029923714)。
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佯狂”现象可视为最早的疯癫展演,佯狂者通过一系列超出日常行为规范的疯癫行为,以实现对社会昏暗动乱的抗争与逃避,疯癫由此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蕴含于文学、书法、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演变至当下数字媒体时代...
关键词:疯癫展演 佯狂 解构 嬉戏 后现代 身体叙事 
八大山人:是佯狂,还是真疯?
《中国书画》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刘墨 
江西,从来就是禅宗极为盛行的地方。八大山人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禅僧。让人惊异的是,参禅不久的八大即已悟入禅宗的堂奥,被人们赞许为禅林“拔萃之器”,在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就主持了介冈灯社,从学者常常有百余人之多。出家后的枯寂生活。
关键词:八大山人 禅僧 禅宗 三十一岁 惊异 
殿试作画
《领导文萃》2023年第9期76-76,共1页子衿 
宋朝文士徐履,善画墨竹,尤擅风竹劲节,神韵超绝。绍兴十八年会试,徐履考了第一。秦桧想把女儿嫁给他,以示笼络人才,徐履却不愿攀附权贵,为人所轻。秦桧屡次逼迫,徐履无奈,只好佯狂作态,装傻充愣。待到殿试时,竟不答一字,并写新篁于卷尾...
关键词:文士 殿试 佯狂 
徐渭的佯狂与狂狷书风
《中国书法》2021年第10期64-69,共6页申旭庆 
当代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徐渭狂狷书风与其精神疾病有关,并把徐渭与梵高作比较研究。但通过考察徐渭家世、书作、书论等,发现徐渭不仅具有深厚的书法传统功底,而且其行为怪诞也并非是精神异常而致,应属于佯狂避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
关键词:佯狂 狂狷书风 精研书论 
论徐渭之“狂”,兼及八大山人
《书画艺术》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何琳 贺万里 
徐渭在世即被时人视为“狂”“怪”,他在政治、军事、戏曲、文赋、诗词、书画诸多领域的出色成绩使他具有狂傲的资本,徐渭之狂的根本在于其才情才性。比起八大山人遭逢鼎革之变的“佯狂”,徐渭有更值得我们景仰的“狂”性人格;只不过,...
关键词:徐渭 大写意 狂躁 佯狂 
感谢您的韭花酱,配着羊肉很好吃——杨凝式《韭花帖》
《艺术品鉴》2021年第2期47-47,共1页关月 
杨凝式是梁、唐、晋、汉、周五朝元老,官至太子少师。五代朝代更迭频繁,战乱连年,杨凝式几次入朝为官,又多次寻病辞官,甚至为了避祸,他不得不装疯佯狂,故后世叫杨风子。难得在混乱的年代有此逸性,为自己隔出了一方自由率性的空间。而且...
关键词:至情至性 杨凝式 辞官 太子少师 佯狂 朝代更迭 
社会现实批判与乌托邦想象——关于向岛长篇小说《佯狂》
《都市》2020年第5期102-110,共9页王春林 
毫无疑问,向岛的长篇小说《佯狂》(载《中国作家》2016年第12期)也是一部与新闻事件存在着紧密关系的长篇小说.无论是长宁市委书记元兴国的因贪腐而上吊身亡,抑或是女副市长鄢静之的因贪腐被抓,其新闻色彩都鲜明无比.
关键词:《中国作家》 乌托邦想象 佯狂 贪腐 长篇小说 社会现实批判 新闻 紧密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