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HNV

作品数:61被引量:21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冰庞耀珊谢芝勋邓显文唐小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广西兽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海洋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人工培育对虾苗种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张晓静 宋晓玲 万晓媛 杨冰 黄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114405);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2013CXC80202)共同资助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中国明对虾 弧菌 WSSV IHHNV 
对虾6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渔业科学进展》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刘飞 张宝存 张晓华 黄倢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10303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A05)共同资助
本研究针对养殖对虾6种病毒,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对虾杆状病毒(BP)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选择各自的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首...
关键词:WSSV IHHNV HPV TSV BP IMNV 多重 PCR 
常规PCR、实时定量PCR检测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海洋水产研究》2008年第2期90-96,共7页周优 岳志芹 梁成珠 徐彪 朱来华 高宏伟 孙敏 刘荭 汪东风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项目(2006IK003);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SK200686)资助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可感染世界各地养殖对虾,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实验首次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广西地区的84份凡纳滨对虾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以常规PCR检测作对照。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79·8%,常规...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 实时定量PCR 常规PCR 测序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7
《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第2期1-5,共5页杨冰 宋晓玲 黄倢 史成银 刘莉 刘庆慧 宋微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1999012002);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项目(SK200228 2)共同资助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是国际兽疫局(OIE)划定的甲壳类其他重要疾病之一,它分布较广,危害严重,对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影响重大。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IHHNV基因序列(AF218266),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纯化的IHHNV ...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流行病学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中国水产科学》2005年第4期519-524,共6页杨冰 宋晓玲 黄倢 雷质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G1999012002);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经费课题;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课题资助项目(SK2002282).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是国际兽疫局(OIE)划定的甲壳类其他重要疾病之一,它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对世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影响重大。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区域间个体的流动有可能造成该病病毒传播。有迹象表明,近几年来...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对虾 检测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