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观

作品数:129被引量:27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谷晓红扈培增姜建国于河白朝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论》中药煎服法辨证观探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31-236,共6页梁鉴 梁伟 薛姗 宋吉美 朱俊霞 郭祺 朱章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74284)。
中药的煎服法直接影响药物疗效,是临床增效减毒的关键。《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书中记载了详细且独到的煎服法。该文对《伤寒论》的相同药物不同煎煮法、去滓再煎法、煎煮丸药法及其药物的服药量、服药时机、调护法进行归纳梳理,并探...
关键词:《伤寒论》 中药煎服法 服药量 调护法 同药异治 药证合参 峻药缓行 
参生“火”证辨证观
《人参研究》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郭宁 魏建华 张倩 和法明 张志强 赵花 娄子恒 初赛君 曹志强 
2023年度通化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030302)。
本文对“上火”的释义、表现、原因及服用人参与产生“上火”症状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梳理分析得知正确服用人参并不会导致“上火”。有助于让更多的人消除对人参的误解,接受并形成服用人参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营造人参饮食文...
关键词:人参 “上火” 辨证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7期1249-1255,共7页柳红良 董斐 谷晓红 
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0203001502);第六批北京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020300140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航工程——骨干人才培育项目(9323024);中华中医药学会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疫病学(zyyzdxk-2023264)。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
关键词:三焦理论 “通透性网状效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维辨证观 抗生素替代疗法 分消上下法 方证规律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被引量:2
《世界中医药》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王雨菡 于河 张文静 王振东 李勋欣 谷晓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1)——“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的方法学体系和范式研究。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
关键词:六维辨证观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本虚标实 痰瘀互结 脏腑虚损 扶正祛邪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探赜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3期5-7,共3页田玲玲 刘菁 王秀 柳少逸 
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胶东柳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鲁卫函[2022]93号)。
该文梳理并探赜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即“三观”“四论”“两法”。“三观”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四论”为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虚损论,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器质性病变的气化论,有形痼疾...
关键词:柳氏医学流派 学术思想 生命观 辨证观 整体观 虚损论 枢机论 气化论 痰瘀论 柳少逸 
基于陈士铎脏腑辨证观浅析“益火补土”理论被引量:2
《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12期13-15,共3页李轩 曹雪盼 郑超强 杨启航 史吉阳 李艳彦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No.2023ZYYB041)。
陈士铎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家,因其生长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在前人的基础上延伸出独到的脏腑辨证观。陈士铎认为,心火以生胃土,命门之火以生脾土,两者均为“益火补土”,虽名同而实异。其在理论及临床治疗方面对“益火补土”法的阐述较前...
关键词:陈士铎 五行制化 命门学说 脏腑辨证 益火补土 
基于辨证观运用《伤寒杂病论》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黄煜 刘春慧 马建超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改/教学名师项目【No.NYJXCC2020166】;内蒙古医科大学课程思政/高等教育研究类项目【NYKCSZKC202111】;内蒙古教育厅规划项目【No.NGJGH2018270】。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具体而言,外感可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邪入脏腑经络,阻塞经脉气血,损伤脏腑,不通则痛而致...
关键词:虚劳腹痛 中气虚衰 健运中气 小建中汤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柳吉忱“湿”与“热”辨证观浅探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16期40-43,53,共5页王永前 柳朝晴 
该文简要介绍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创始人柳吉忱对“湿”与“热”的认识,并从致病因素、病理结果、疾病演变及湿、热的相互影响和关联等方面分析柳吉忱“湿”与“热”辨证观的形成及临证应用。
关键词:胶东柳氏医学流派 湿热辨证观 柳吉忱 
中医药多元化辨证观在眼科服务管理中的优势被引量: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年第11期250-252,共3页华艳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多元化辨证观在眼科服务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医院眼科自2022年2月起在眼科服务管理中应用中医药多元辨证观,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实施前,2022年2-7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眼科医护人员共31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
关键词:中医药 多元化辨证观 眼科 服务管理 优势 
皮肤“病位病性辨证观”视域下的附骨疽论治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2676-2679,共4页宋玮 艾儒棣 陈明岭 沈涛 肖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704104)。
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辨治精髓,提出皮肤“病位病性辨证观”,以此为指导辨治附骨疽。皮肤病虽见于体表,但进一步深入可涉及皮肉、筋骨,既要重视皮损体表横向发病部位,又要关注皮肤纵向病变情况,故皮肤病病位宜分层次。皮肤...
关键词:病位病性辨证 附骨疽 理论体系 内外并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