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浮突

作品数:11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方鸿生杨志刚王家军杨金波薄祥正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热处理技术与装备》《金属热处理》《稀有金属》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锰基高温反铁磁形状记忆合金中马氏体逆相变的表面浮突研究被引量:3
《物理学报》2015年第1期240-246,共7页元峰 刘川 耿正 崔严光 王林 万见峰 张骥华 戎咏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1711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批准号:2012CB619400);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10248037)资助的课题~~
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原位研究Mn79.5Fe15.6Cu4.9反铁磁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在升降温过程中与马氏体相变相关的表面起伏特征,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实验检测手段辅助分析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从纳米尺度分析面心立方—面心四...
关键词:表面浮突 原位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逆相变 Mn-Fe-Cu反铁磁合金 
马氏体转变(十七)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4年第3期64-70,共7页朱祖昌 王洪 许雯 
6有色金属中的马氏体相变 通常,有色金属和代位型有色合金中发生的马氏体相变同样是具有表面浮突的无扩散位移型转变,但具有比较小的应变和小的热滞.马氏体的形态有片状和板条两种.马氏体的亚结构有堆垛层错、孪晶和位错.在相变中沿...
关键词: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相变 有色金属 有色合金 表面浮突 堆垛层错 晶体结构 合金组成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验证——兼评刘宗昌教授马氏体相变的非切变机制被引量:4
《金属热处理》2011年第7期1-4,共4页张美汉 戎咏华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的位移型相变,对于一个给定的材料,由切变产生的表面浮突是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应唯一的切变角。因此,通过实验确定的切变角与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PTMC)预测的理论切变角进行对比,可以验证马氏体相变的...
关键词:马氏体 表面浮突 浮突角 切变角 切变机制 
钢中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8
《金属学报》2005年第5期449-457,共9页方鸿生 杨志刚 杨金波 白秉哲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0003084
简要地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发现钢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 (2)贝氏体表面浮突完全由贝氏体铁素体长大过程中形变产生,单一超亚单元对应的浮突呈帐篷型;(3)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三维...
关键词:贝氏体相变 精细结构 表面浮突 激发形核-台阶长大机制 
Fe-0.3C-3Mn-2Ni-2Si中贝氏体表面浮突效应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金属学报》2004年第6期574-578,共5页杨金波 杨志刚 白秉哲 方鸿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0100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20003084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0.3C-3Mn-2Ni-2Si(质量分数,%)合金中315℃等温贝氏体相变的表面浮突效应及相应区域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伴随贝氏体相变的帐篷型表面浮突效应完全是新相长大过程中的形状应变所引起;贝氏体...
关键词:贝氏体 表面浮突 铁素体 结构单元 
Ti-Cr合金中片状相表面浮突的研究被引量:2
《稀有金属》2002年第1期1-6,共6页周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利用干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Ti 8%Cr(质量分数 )合金中析出的片状相的表面浮突。发现析出的片状相的浮突类型为“帐篷型” ,中间存在一条“中脊” ,析出相在其两边生长 ,观察到的最大浮突高度为140nm ,最大的浮突角为 9 6...
关键词:表面浮突 原子力显微镜 片状相 钛合金 贝氏体相变 
魏氏组织表面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金属学报》1998年第4期345-350,共6页薄祥正 方鸿生 王家军 王峥华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Fe-0.37C(质量分数,%)合金中魏氏组织铁素体的表面浮突,发现其浮突形状为帐篷型和复杂形态.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魏氏组织表面浮突的形成过程,而扩散控制的台阶机制可合理地解释.魏氏组织的浮突高度为7...
关键词:表面浮凸 魏氏组织 扫描隧道显微镜 形状变形量 
Fe-C-Si-Mn合金中贝氏体表面浮突的精细结构
《金属学报》1998年第3期225-231,共7页薄祥正 方鸿生 王家军 黄维刚 张柏清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C-Si-Mn合金中的下贝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到的最小结构单元——亚单元是由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的超亚单元的浮突为“帐篷”型,而非不变平面应变型,表明它不是切变形成;超亚单元的浮突高...
关键词:表面浮突 超亚单元 台阶生长 Fe-C-Si-Mn合金 
Cu-Zn-Al合金贝氏体及马氏体表面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被引量:1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第4期66-72,共7页薄祥正 方鸿生 杨志刚 王家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CuZnAl合金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表面浮突,发现贝氏体浮突是由许多亚单元组成的浮突群,单个亚单元浮突呈“V”型,不同于马氏体相变不变平面应变的“N”型浮突,从而说明贝氏体不可能切...
关键词:贝氏体 表面浮突 亚单元 形核 铜基合金 马氏体 
原子力显微镜在马氏体相变浮突研究中的应用
《金属热处理》1996年第3期12-15,共4页杨志刚 王家军 方鸿生 
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大气环境中对Fe-Ni-C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既可清楚地观察浮突形貌,又可定量测量其高度和形状变化,从而提出了一种研究相变浮突的新方法。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浮突 马氏体相变 热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