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铸渗

作品数:17被引量: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杨贵荣郝远李泽宇马颖李长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铸造》《铸造技术》《金属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铸钢表面铸渗WC颗粒材料界面与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铸造技术》2018年第6期1173-1176,共4页田迎春 高平 张鸣一 耿文远 
研究了一种以中碳低合金钢作为基体材料,借鉴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铸渗技术,结合消失模铸造技术,并在其表面进行颗粒增强相铸渗的材料。通过研究颗粒预制体骨架材料与成型工艺,制备高耐磨颗粒增强铸渗锤头,其特征为具有一定厚度及...
关键词:中碳低合金钢 颗粒 铸渗 界面磨损 
基于改进TOPSIS的铜合金表面铸渗Al_2O_3工艺优化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期20-26,共7页王艳 张晓帆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CFB187)
运用正交试验与改进的TOPSIS相结合对铝青铜表面铸渗Al2O3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工艺目标优化.以浇注温度、真空度、预热温度、涂层厚度为优化工艺参数,以渗层的表面硬度、结合强度、相对磨损率、腐蚀质量为多工艺优化目标,首先进行正交试...
关键词:铜合金 铸渗工艺 优化 TOPSIS 马氏距离 
表面铸渗耐磨材料的现状及趋势被引量:2
《铸造》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王西 魏世忠 吴修德 徐流杰 
归纳了铸渗工艺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铸渗工艺及其运用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铸渗耐磨层的化学成分组成、显微组织与性能的类型、影响因素和性能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铸渗技术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并对铸渗表面耐磨材料的发...
关键词:铸渗工艺 耐磨材料 现状 发展方向 
基于TOPSIS的铜合金表面铸渗Al_2O_3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17年第22期195-198,202,共5页张晓帆 舒服华 
以浇注温度、真空度、预热温度、涂层厚度为优化工艺参数,以渗层的表面硬度、结合强度、相对磨损率、腐蚀质量为优化目标,利用正交试验与TOPSIS相结合优化铝青铜表面铸渗Al2O3陶瓷材料工艺参数。首先进行正交试验获得试验数据,然后利用T...
关键词:铜合金 铸渗陶瓷 工艺参数 TOPSIS 优化 贴近度 
成分对铁基表面铸渗SiC颗粒影响研究被引量:2
《铸造技术》2012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杨蕾 马幼平 李秀兰 李泽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编号:QN1014)
对不同铁基材料进行表面SiC颗粒复合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基体中铸渗复合试样的金相组织特征及复合层硬度变化,探讨了优化铁基表面SiC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方向。结果表明,在钢铁基体上采用铸渗工艺复合SiC颗粒过程中,存在SiC颗粒的分解...
关键词:铸渗 耐磨 铁基 SIC颗粒 
中碳钢表面铸渗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孟德权 张永青 张伟强 
采用涂料法在铸件表面铸渗硼、铬和碳等形成硬度较高的表面合金化层,研究了涂料配比对铸件表面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所形成的合金化层由三部分组成:亚共晶层、共析层和基体;随着涂料中铬和碳含量的增加,合金化层的厚度...
关键词:铸渗 涂料 合金化 硬度 
铸铁件渗铬处理试验研究
《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第12期84-85,共2页冯培淑 陈荣锋 
研究了铸铁表面铸渗铬合金层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铸渗层是由铸铁液与铬铁颗粒对流传质方式形成的,而且浇注温度越高,铸渗铬合金层越厚。
关键词:铸铁 表面铸渗 渗铬 
球磨机衬板表面铸渗工艺的优化
《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范兴平 魏晓伟 
介绍了球磨机衬板表面铸渗合金化的工艺过程,通过改变各工艺参数,得出了较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1 650℃,涂层厚度为7.0~7.5 mm,粘结剂与熔剂加入量均为4%及烘烤温度为300℃保温3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衬板组织致密,表面...
关键词:铸渗 球磨机衬板 工艺参数 
铸钢件表面铸渗结晶硅复合层的探讨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06年第13期37-39,共3页刘炳 
研究了不同铸渗工艺对铸钢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手段,阐述了该铸钢件表面铸渗硅复合层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钢水的浇注温度为1580℃左右时...
关键词:铸渗工艺 铸渗硅复合层 界面结合状态 
灰口铸铁表面铸渗硼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金属热处理》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李长林 胡三媛 张淑艳 
"黄河泵过流部件耐磨性研究"横向课题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铸渗涂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用此涂料铸渗后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铸渗涂料最佳配方为60%B4C,14%NaF,1.2%Cu,24.8%SiC。用该配方可以在灰口铸铁HT200表面获得一层3mm左右的耐磨复合层,其耐磨性...
关键词:灰口铸铁 铸渗涂料 渗层 耐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