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楔

作品数:24被引量:15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思忠金会军曹伯勋崔之久张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cience Bulletin》《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达里诺尔园区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对湖泊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
《现代地质》2023年第3期834-844,共11页张向格 张绪教 王一凡 刘晓鸿 田楠 王聆月 何泽新 阿如罕 塔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92);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委托项目(3-4-2021-104);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9-2021-096)。
湖岸地貌不仅可以与湖相沉积物共同指示湖泊演化过程,同时还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貌景观,因此成为重要的地质遗迹。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达里诺尔园区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对湖泊演化及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研究从...
关键词:地质遗迹 湖岸地貌 古冰楔 湖泊演化 达里湖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含水裂隙冻融过程中冻胀力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年第9期1832-1845,共14页贾海梁 赵思琪 丁顺 王婷 董元宏 谭贤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2334,42071083)。
岩体冻融损伤的本质是水-冰相变过程中冻胀力驱动的既有裂隙的扩展,因而,研究裂隙中冻胀力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是岩体冻融损伤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揭示岩体冻融损伤机制的基本前提。以含单裂隙灰岩为研究对象,监测冻融过程中裂隙内部温...
关键词: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冰楔作用 冻胀力 冻胀扩展 密封条件 
宁夏清水河中上游发现末次冰期最盛期冰缘遗迹群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2年第3期524-534,共11页董晓朋 李振宏 崔加伟 黄婷 马兆颖 寇琳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1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18,DD20221644);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所长基金项目(DZLXJK202104)。
冰缘遗迹对重建一定区域和时间段的气候状况以及划定多年冻土边界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清水河中上游(36°22′5″N~36°25′53″N)发现末次冰期最盛期冰缘遗迹群,包括古冰楔和融冻褶皱。其中,在唐堡村剖面发现有4处古冰楔,其形态呈楔形...
关键词:末次冰期 冰缘遗迹 古冰楔 融冻褶皱 清水河流域 新仙女木事件 冻土南界 宁夏 
乌海盆地内末次冰期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3期410-419,共10页李大伟 李德文 沈晓明 孙昌斌 康艳蕊 张亚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01;41471002)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
关键词:冰缘现象 砂楔 冰楔铸型 古气候 末次冰期 光释光测年 粒度分析 乌海盆地 
伊图里河冰楔温度变化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初探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11期2785-2789,共5页杨思忠 金会军 文茜 罗栋梁 于少鹏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S07-04);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博士基金项目(SKLFSE-ZQ-04)资助.
冰楔是反映多年冻土区古气候(温度)变化的标志物,冰楔不同叶理的稳定氧同位素(δ18O)浓度可反映冰楔发育过程中的古温度变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在伊图里河地区发现了不活动冰楔,这是迄今北半球发现纬度最南的冰楔,它具有重要的气候和...
关键词:冰楔 古温度 Δ18O 微生物 伊图里河 
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姑娘山地区末次冰期砾石沉积和冰楔特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491-496,共6页彭东 谢云喜 吴树通 杨晗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113000001)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冰川可分为3期。末次冰期时长坪沟口属于冰缘地带,在前次冰期冰碛物上发育了冰楔构造,冰缘地带冰川融水形成黑色细砾堆积。根据新的证据,末次冰期时四姑娘山长坪沟口附近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4~2...
关键词:四姑娘山 末次冰期 砾石沉积 冰楔 
Discovery of a large area of ice-wedge networks in Ordos: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permafrost in the north of China as well as for the environment in the latest 20 kaBP被引量:1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年第11期1177-1184,共8页CUIZhijiu YANGJianqiang ZHANGWei ZHAOLiang XIEYouyu 
The delineation of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the latitudinal permafrost in the north of China in the period of late Pleistocene, i.e. the last glaciation maximum (LGM), has been hampered for two reasons. Firstly, previ...
关键词:上冰期 高温气候 永久冻结带 伪冰楔 沙楔 全球气候变化 
鄂尔多斯大面积冰楔群的发现及20ka以来中国北方多年冻土南界与环境被引量:25
《科学通报》2004年第13期1304-1310,共7页崔之久 杨建强 赵亮 张威 谢又予 
此前,中国晚更新世晚期多年冻土南界的研究有两点不足,一是限于中国北方东段,二是年代数据不够系统.通过对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晚期冰缘现象的研究,认为中国北方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基本上沿38o^40oN(东段)和37o^39oN(西段)延伸,并第1次绘...
关键词:鄂尔多斯 冰楔群 末次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多年冻土 冰楔假型 砂楔 
山西大同、内蒙古鄂尔多斯冰楔、砂楔群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0
《冰川冻土》2002年第6期708-716,共9页崔之久 赵亮 Vandenberghe J 张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498310 80 )资助
研究了山西大同、内蒙古东胜和乌审旗地区发现的大量冰楔假型、砂楔、寒冻裂隙和南部白城子附近的冰卷泥 .根据这些冰缘现象 ,并参考前人工作成果 ,划定了晚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时多年冻土的南界 ,并根据所获得的年代资料划分了 4次冰缘...
关键词:山西 内蒙古 冰楔假型 砂楔 冰卷泥 晚更新世 冰土 
福建省水电站水库周边防护探讨
《福建水力发电》1996年第2期27-31,共5页王汝忻 郭可纲 
本文分析了水库边沿坍塌的发展阶段,就水库周边坍塌机理提出了见解,对刻不容缓开展水库周边防护重要性,措施说明了意见。
关键词:坍塌 裂隙 蚕食 冰楔 蠕变 水库防护 水电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