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程序

作品数:337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周水波宋桂香于志刚潘霞黄伟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微软公司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互联网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红鲱鱼》:智能汽车不保证安全
《互联网周刊》2006年第15期77-77,共1页
CA公司总裁兼CEO约翰·斯温森(John Swainson)在硅谷发出警告,当人们越来越依糊车载电脑系统时,那些黑客的攻击、病毒程序、软件缺陷甚至是一个恶作剧软件将不再只带来经济损失,它很可能威胁到每位驾驶着的生命。
关键词:智能汽车 恶作剧软件 CA公司 电脑系统 病毒程序 经济损失 软件缺陷 CEO 
程序结构与社会结构
《互联网周刊》1999年第50期52-52,共1页阿蒙 
电脑程序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就像汽车、住房、道路一样,成为我们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行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程序的影响和控制,程序结构从某种程序上来说,与社会结构有相似之处,因为...
关键词:程序结构 社会结构 病毒程序 相似之处 现代社会 行为 视窗操作系统 宪法 电脑系统 为社会服务 
透视YAI
《互联网周刊》1999年第46期45-45,共1页江海客 
YAI是什么 YAI到底是不是病毒,这一直是人们对该事件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如果从技术角度严格定义,说YAI是黑客程序或病毒程序,都不够准确,应该说YAI是一种远程控制工具。同一切C/S模式的远程控制工具相同,YAI同样分为SERVER端(被控端)...
关键词:控制工具 目标目录 被控端 病毒程序 版本 远程控制 病毒特性 黑客程序 文件长度 安装版 
警惕首例NT病毒!
《互联网周刊》1999年第2期45-45,共1页
NAI首次在客户现场发现了以微软Windows NT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为主要攻击目标的Remote Explorer病毒,此病毒为常驻内存型。通过LAN/WAN环境扩散,将EXE、TXT和HTML文件加密而使之失效。判断自己的系统是否已被该病毒侵入,可以打开NT控制...
关键词:病毒程序 服务器 工作站系统 文件加密 常驻内存 服务程序 攻击目标 扩散 失效 数据文件 
黑客之灾
《互联网周刊》1999年第Z1期6-6,共1页胡春刚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它使计算机在计算、办公、娱乐、通信等领域成为全民性的工具,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新的网络化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今天我们...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 黑客 解决问题 社会结构 网络化 美国大学生 国际互联网 病毒程序 计算机网络 全民性 
我为什么写病毒
《互联网周刊》1998年第12期57-57,共1页
斯潘卡是他的假名,他说自己喜欢匿名。"写病毒时,人在暗处行走,禁区中来去,挫败芸芸电脑用户,这种快乐简直令人发抖!"他说……
关键词:病毒程序 斯潘 电脑病毒 教育意义 电脑系统 新闻组 禁区 好奇心 用户 快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