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证

作品数:599被引量:129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煌赵薇王阶陈小野熊兴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开卷有益(求医问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儿科医圣钱仲阳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年第5期53-53,共1页王雪之 
《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人称“儿科之圣”。钱乙在担任翰林医官之时,皇帝宋神宗之子突生瘛疯怪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皆毫无起色,病情越发加重,最终导致周身抽搐。神宗皇帝对儿子的病状十分焦急。在重...
关键词:儿科医生 钱仲阳 《小儿药证直诀》 医圣 钱乙 诊治 名医 
六味地黄丸有多种新用途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年第9期34-35,共2页韩萱 
六味地黄丸处方源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以补阴为主,补中寓泻。此方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金匮要略》 八味地黄丸 代表方剂 滋阴补肾 张仲景 
漫谈升麻葛根汤被引量: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第1期30-30,共1页哈小博 
升麻葛根汤方约有三首,分别载于《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及《阎氏小儿方论》。其中,阎氏之方流传广泛,临床较为常用,亦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一首。阎氏,即阎季忠(一作孝忠),曾将钱乙(仲阳)的儿科方论加以整理编成《小儿药证直...
关键词:升麻葛根汤 《小儿药证直诀》 《四库全书总目》 《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 方论 
漫谈六味地黄丸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年第5期24-24,共1页哈小博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在古医籍中有地黄丸方近20首,而流传最为广泛且沿用不衰的是宋代钱乙(仲阳)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该方是钱仲阳从金匮肾气丸减桂、附而成,以为幼科补肾专药。《成方切用》说:“小儿行迟齿迟...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校注妇人良方 金匮肾气丸 阴虚发热 正体类要 古医籍 钱仲阳 
中国中药现代化发源地——天津中药制药厂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年第8期37-37,共1页倪振国 
  在中药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中药改革看天津.从制药历史发展看,天津中新药业所属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天津中药制药厂的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厂是国内最早引入中药现代化制药并将中药现代化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的中药企业.回顾...
关键词:制药厂 中成药 中药现代化 新药证书 发源地 
中国从人参中提纯出抗癌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0年第12期27-27,共1页刘国应 
富力、鲁岐两位青年博士历时5年埋头苦干,终于从中药人参中提纯出抗癌新药—Rg3参一胶囊。日前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颁发的中药第一类新药证书。在最近专题研讨会上,权威人士认为,该药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药”。 Rg3最初是在中...
关键词:参一胶囊 中药人参 国家药品监督 抗癌新药 新药证书 专题研讨会 抗肿瘤转移 国际市场 肿瘤细胞凋亡 化疗增效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0年第5期1-1,共1页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关键词:《小儿药证直诀》 败毒散 时行感冒 外感风寒 风寒湿 人参 茯苓 疮疡 表证 气虚 
三补三泻——地黄丸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7年第6期26-26,共1页王建玲 
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因由三补三泻之六味药组成而得名。载于宋朝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是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子而来,原为主治小儿“五迟”、“五软”而设,“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三补 三泻 麦味地黄丸 肾气丸 《金匮要略》 张仲景 肾阴亏虚 阴虚火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