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中医)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天权张镜人王殿华路凤月葛秀英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河北医科大学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中医杂志》《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医药导报》《陕西中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篇
《山东劳动保障》2009年第4期45-45,共1页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升至12度以上。清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气。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腰膝酸软 天清 情志 
痿证辨治2则
《陕西中医》2008年第8期1073-1074,共2页路凤月 王殿华 
关键词:痿证 白术 痿躄 内科杂病 于术 苍术属 淀粉样变性神经病 泌别清浊 升清降浊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升降失常 病机(中医) 益气养血 眼睑下垂 人参 补气药 黄芪 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疾病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9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第9期61-62,共2页葛秀英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绝经期综合征 中药治疗 中药疗法 绝经前后 临床症状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论脾胃气机升降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基层医学论坛》2003年第6期522-522,共1页任丽霞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
关键词:气机升降 出入 脾胃病 内科杂病 升降失常 病机(中医) 浊阴 气虚下陷 气陷 
试论体质学说的临床价值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13-14,共2页穆达浩 
一、阴阳对峙状态是形成体质的决定因素在人体内阴与阳两者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不断地推动着生命过程的进展。《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是指阴阳两个方面在运动状态中...
关键词:体质 疾病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证候 素体阳盛 祖国医学 《内经》 《黄帝内经》 致病因素 
如何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二)
《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5期43-44,49,共3页欧阳錡 
三、发病机理人体发生病变,主要是由于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所以在治疗上特别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谨察阳阴所在,也就是观察分析各种发病机理的指导思想。要掌握病的“阴阳所在”,不是只看到表面上的属阴属阳,而是...
关键词:《内经》 病变 病机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脏腑 
从阴离子隙探讨祖国医学阴阳理论的科学性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4期4-6,共3页杨天权 张镜人 
祖国医学的阴阳理论是古代人们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的伟大结晶,是至今依然放射出夺目光辉的医学理论珍宝。本文从原子水平来探讨阴阳理论的科学性。(1)阴阳平衡:细胞外液中有阴阳离子各155mEq/L,这就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2)阴...
关键词:代谢性酸中毒 AG 阴阳失调 血清 阴不足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阴阳理论 科学性 祖国医学 
五行学说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价值
《中医杂志》1976年第5期48-49,共2页柴中元 
五行学说是否对临床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从历史来看,过去许多医家都常用这个学说作为临证之指南。以清代著名临床实践家叶天士为例,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文运用五行学说来指导医疗活动的医案,就有百余例之多。叶天士在议病机、论治...
关键词:五行学说 叶天士 临床实践 五行理论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病机(中医) 滋水涵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