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低云

作品数:11被引量:5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蔡尔诚赵良琦孙玉波王艳秋李帅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气象》《青少年日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大自然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阶梯,通向高峰
《青少年日记》2002年第21期4-5,共2页蔡尔城 寇广生 
关键词:写日记 气象站 气象观测 气象科学 强风暴 天气预报 暴雨预报 国际 波状低云 气象部门 
用波状低云“准备场”修正日本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
《黑龙江气象》1999年第4期21-21,共1页刘长肖 陈静 魏喜陆 
将动力学方法和天气学方法结合 ,进行了大 (暴 )雨预报试验。
关键词:波状低云 中期降水 数值天气预报 降水预报 
北半球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一个新认识被引量: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6-11,共6页蔡尔诚 赵良琦 孙玉波 颜进祯 
根据北半球云场资料的研究,作者提出对环流季节变化的一种新认识: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由上下边界加热场与波状低云之间的一个负反馈过程和一个正反馈过程所制约的。负反馈过程发生于夏半年:夏季高纬地区强烈回暖→高纬波状低...
关键词:大气环流 季节变化 波状低云 冷却作用 北半球 
1999年6-8月东亚地区旱涝预测被引量: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5-8,共4页蔡尔诚 赵良琦 
关键词:波状低云 冷源作用 旱涝预报 
从波状低云的“冷源”作用展望1999年夏季旱涝趋势
《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年第3期15-15,共1页蔡尔诚 
夏季旱涝是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自然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及松花江的洪涝之后,笔者不断接到电话和函件,人们最关心的是:1999年夏季的旱涝趋势如何? 一、预测旱涝天气的方法旱和涝,通常由于长期的少雨和多雨造成,因此它不是预报一...
关键词:波状低云 冷源作用 99年 旱涝 长期天气预报 
SPS暴雨预报方法的自动化
《黑龙江气象》1998年第2期16-16,共1页王明洁 王艳秋 景学义 李帅 
SPS暴雨预报方法的自动化王明洁王艳秋景学义李帅(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SPS方法是八一农垦大学蔡尔诚教授提出的一种大—暴雨预报方法。1995年8月5日至9月30日,在黑龙江省气象台短期科投入实际业务使用。此间...
关键词:大—暴雨预报 波状低云区 黑龙江省 自动化预报 低云量 预报指标 降水预报 降水落区 业务系统 关键区 
波状低云对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反馈作用
《河南气象》1998年第2期3-5,共3页蔡尔诚 
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提供的低空水汽条件下,波状低云得以发展形成。当波状低云形成后,它又将反馈于天气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上升运动区、正涡度区和长波槽区向波状低云区上空发展。这一新事实将为短、中、长期降水预报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波状低云区 反馈作用 天气变化 大尺度 天气系统 
重新认识波状低云(二)波状低云区的位势不稳定功能
《陕西气象》1998年第2期8-9,共2页蔡尔诚 
关键词:波状低云区 位势不稳定场 新认识 暴雨落区 中尺度系统 强降水 稳定层 中期暴雨预报 上升运动 气流辐合 
重新认识波状低云(一)
《陕西气象》1997年第4期1-6,共6页蔡尔诚 
关键词:波状低云 静力稳定 大气稳定度 新认识 静力不稳定 潜热能 强风暴 尺度差异 波状低云区 中尺度上升运动区 
重新认识“波状低云”——暴雨及强对流预报的一个新途径
《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2期95-96,共2页蔡尔诚 
重新认识“波状低云”——暴雨及强对流预报的一个新途径蔡尔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气象研究室,黑龙江密山158308)波状低云,即形成于行星边界层内的层积云、层云(雾)等,由于它是浅薄的(云的垂直厚度和含水量很小)、稳定...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天气系统 位势不稳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