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药

作品数:1079被引量:188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周福生纪云西黄丽萍夏子贤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辽宁中医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补气生血系列方对复合性血虚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8期1549-1552,共4页陈耀辉 黄丽萍 吴素芬 周俊 周茂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860350);江西省中药学高水平学科国拔经费资助课题(074973)
目的:观察补气生血系列方剂对复合性血虚模型小鼠的作用,寻求发挥最佳药效的药物配伍。方法:补气药(因素A)12个水平: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灵芝与补血药(因素B)的6个水平:当归、熟...
关键词:定性均匀设计 补气药 补血药 复合性血虚 最佳药效配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心电图观察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第4期342-342,共1页郑爱兰 郝道剑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硝酸甘油并用治疗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例,并与单纯硝酸甘油68例和单纯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组68例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心绞痛症状缓...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气药 活血化瘀药 硝酸甘油 
重用补气药治疗气虚崩漏78例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第9期744-745,共2页张梅香 
关键词:崩漏 气虚 补气重剂 中医药治疗 
张怀安治眼病的经验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1989年第7期5-7,共3页张明亮 张健 
张怀安老中医,业医近六十年,理论精深,辨证入微,用药精当,疗效卓著,现将张老治疗眼疾的经验,作如下简介,以飨同道。
关键词:荆芥 柴胡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眼病 祛风散寒 疏肝解郁 甘草 补气药 怀安 
董廷瑶老师运用仲景方心得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4-6,共3页宋知行 
董师高度赞赏仲景诸方,谓其“方方皆古,法法循径”,值得吾辈深研细究,“然而病变不常,气血有素,穷不常之病变,葆有素之气血,则就须门门透彻,息息通灵,斯可以言医治之方药矣”(《幼科刍言》)。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学习仲景方需要参透其方...
关键词:仲景方 桂枝汤 甘草 陈皮 伤寒 杂病 阳旦汤 补气药 沙门氏杆菌病 加味 赤白芍 桂枝附子汤 
郭贞卿老中医治疗肩周炎经验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8-9,共2页张传贤 张斯杰 
郭贞卿医师,行医六十余年,学验俱丰,临证颇多独特之处。侍师多年,教益甚大,今将郭老治疗肩周炎有效方法与经验归纳整理如下: 一、外治工具及药物 1.用桑木加工制成如图所示之外治工具,郭老称为砭木。
关键词:肩周炎 摩膏 肩部疼痛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甘草 补气药 法夏 沉香 沉香属 当归 补血药 白术 于术 苍术属 患肢 
肥甘生热法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0期18-20,共3页周师 
虚寒证是常见的症侯,比较复杂难治,尤以沉寒痼冷的虚寒证为然。程祖培老师是现代广东伤寒名家,长于温补,于大剂著称。其秉承先师陈伯壇学医,“陈大剂”之名声,遍及省港。
关键词:熟附子 沉寒 炙甘草 干姜 党参 祛寒药 补气药 虚寒证 温热药 药性 生热 
“乙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8期15-16,共2页刘宇富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临床治疗颇棘手,病程迁延,病情复杂,易反复,除损害肝脏外,常累及其它组织器官。笔者根据《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之旨,以扶正为主,驱邪为辅,...
关键词:乙肝宁 丝子 女贞子 阴虚者 党参 冬青子 补阴药 补气药 肝郁脾虚型 蒿属 茵陈 
从桂枝汤及其类方看仲景“调整阴阳”的学术思想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8期7-9,共3页孙其然 胡炳文 
《伤寒论》创造性地继承了《内经》中阴阳学说的思想,并深刻地分析了外感疾病邪正斗争,对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以及体内阴阳变化的规律,客观地反映了邪正斗争的情况。仲景将阴阳失调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总规律,把调整阴阳作为用药的...
关键词:仲景 调整阴阳 甘草 方剂 补气药 阳旦汤 桂枝汤 类方 
黄秉良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6期6-7,共2页史正芳 
黄秉良老中医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黄老治学严谨,善于探索,经验丰富,治疗慢性泄泻善用健脾、温肾、固涩、重镇四法,益气升阳令其中,独具匠心,疗效显著,简介于下。
关键词:慢性泄泻 黄老 姜炭 炒白术 党参 补气药 积壳 脾胃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