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

作品数:1706被引量:160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旭白奚曹峰陈鼓应丁原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汉中前期边疆阐释“黄老范式”的确立与终结:以《淮南子》边疆理念为中心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13-120,F0002,共9页袁宝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思想史视域中的中国历代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3VLS017)。
西汉初年,随着“黄老”思想跃居诸学之上取得统治地位,“无为”理念开始贯彻于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边疆阐释的“黄老范式”亦成为公共话语建构的重要成果。文景之世,“有为”思潮渐起,日益显现出取旧思想而代之的气象。而《淮南子》一...
关键词:西汉 边疆阐释 黄老范式 《淮南子》 
战国思想史脉络中的慎到与《慎子》
《齐鲁学刊》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张雪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
《慎子》作为稷下学者少有的保留下来的著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慎子》被历代书志列为法家,又有韩非子吸收慎到之“势”的成说加固了这一印象。近年来,随着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我们对战国黄老思想有了新的认知,...
关键词:慎到 《慎子》 思想史 黄老道家 道法 
循吏与汉初黄老政治
《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1期64-80,168,169,共19页徐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简帛与黄老刑德思想研究”(22BZS006)阶段性成果。
《史记》中以“奉法循理”为特征的循吏,其名称出自黄老道家的因循思想。基于物的自生性和人的自为性,黄老道家认为执政者在天道的统御下尊奉法度、因循人性即可为治,治民无需“威严”。“奉法循理”中的“奉法”,强调执政者严格执行国...
关键词:循吏 《史记》 黄老 无为 自为 
范蠡形象及其三才智慧的历史演绎与黄老道家——以《国语·越语下》为中心的讨论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2期13-21,共9页翟奎凤 
范蠡是中国古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政治人物,他是越王句践的重要谋臣,在战国和秦汉时期也被认为是功成身退、弃官从商的成功典范。《国语》《史记》《吴语春秋》《越绝书》等战国秦汉时期的典籍都有关于范蠡的记载,在历史与传说的复合...
关键词:范蠡 三才 《国语》 黄老 
《老子》“天地不仁”句探析
《怀化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赵畅 
近几十年来先后出土了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和北大汉简等文献,结合传世文献,通行本《老子》的定型过程已十分清晰。《老子》最早成书时间至迟似可追溯至战国前期。不同版本的文本差异揭示了《老子》文本及其思想的复杂性和糅杂性。根据...
关键词:道德经 天地 不仁 庄子 黄老道家 
战国黄老学派之拟托作品再探研--以马王堆帛书、清华简等简帛文献为中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4-149,152,共7页苗江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出简帛与战国拟托文本研究》”(23FZWB009)成果之一。
近年来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清华简、上博简等出土文献之中皆可见黄老学派作品的载录,但这些材料中不乏假托于黄帝、彭祖等闻名人物而作的拟托简帛文本。马王堆帛书《十大经》及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等文与传世文献《管子》《...
关键词:黄老学派 马王堆帛书 《黄帝四经》 《殷高宗问于三寿》 《彭祖》 
安大简《仲尼曰》“古之学者自为”析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陈楚玥 
西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SWU2009108)。
学界对安大简《仲尼曰》“古之学者自为”之“自为”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自己做”;另一种是“为自己”。“自己做”与下文的“为人”不能形成对比,与原文古今对比的言说方式不契合;“为自己”与“为人”的旨归都是实现一己私利,与孔...
关键词:《仲尼曰》 《论语》 “自为” “为己” 黄老思想 
道家对人之超越性问题的一种探索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3-153,共1页宋德刚 
道家的体道者之“独”始于老子的“我独”表达式。“我独”意指“我”因体道而与世俗中的他者相疏离。其中的“我”指代圣人或老子本人,前者面向政治,后者面向隐逸。“我独”的依据是道之“独”,道的独一与绝对要求体道者克服人的局限...
关键词:圣王 体道者 政治智慧 隐逸 黄老 道家 超越性 
司马谈的“道家”观念--从《论六家要旨》看司马谈的思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2期108-110,共3页曹承前 
作为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第一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进行了高度评价。司马谈的“道家”,从“黄老之术”中生发而来,兼取先秦老子思想中顺应天时,因循为用的观念,表现出对“道家”思想的独到见解,不乏对当权者提出的施...
关键词:“道家” 黄老之学 司马谈 《史记》 
“精白”之义与儒道心性修养论之异同
《周易研究》2024年第6期45-54,共10页卢璐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青年人才专项课题:“黄老和《易传》的道气论比较研究”(23YT019)。
学界在讨论帛书《易传》中的“精白”概念时,常论及其与黄老思想的相通之处。考索相关文献可见,今帛本《易传》与黄老典籍对“精白”“神明”之精神境界和“洗心”“洁宫”等修养工夫有不少相近的表达,但二者的思想其实存在巨大的深层差...
关键词:精白 《易传》 黄老 心性修养 精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