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作品数:146被引量:14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樊崇义吴克利尼玛卓嘎许伟管伟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测谎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中国司法鉴定》2022年第2期94-99,共6页吴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9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GJ2021D35)。
测谎作为刑事侦查手段具有发现或者确定犯罪嫌疑人、排除无辜以及取得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作用。但由于测谎结果不属于法定证据种类,因而测谎结果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刑事司法活动中应用测谎技术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测谎结果并不是...
关键词:测谎 测谎结果 刑事司法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本土化及出路——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王昱蕴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起源于欧美大陆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现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为一项通用的刑事诉讼原则。直至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正式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加入相关条文,并区别于沉默权和如实供述义务。结合认罪认罚从...
关键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沉默权 如实供述义务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适用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周海飞 
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中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重要制度性进步,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和人权保障事业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争议,主要表现在该条款原则性和统...
关键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法律原则 如实回答 坦白从宽 
“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与“如实供述”条款的合理解释——兼评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第118条之间的关系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67-68,共2页刘彬华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但也同时保留了第118条的犯罪嫌疑人的”如实供述”的义务,两者在立法技术上和内容上实属自相矛盾,这种矛盾性必将导致司法操作实务中的无所适从,甚至导致不...
关键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如实供述 新刑事诉讼法 证据 
浅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法商论坛》2012年第1期177-178,共2页张奕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进一步完善相关原则在诉讼法中的规定。无罪推定原则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接纳,也被认为是现代刑事诉讼法的标志。这次的修订进一步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规定了...
关键词:无罪推定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非法证据排除 沉默权 
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为视角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年第12期20-21,共2页李程林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规定的一项基本的规则,在保障人权、防止刑讯逼供上有重要意义。我国于2011年8月30日公布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这一原则,本文以此为视角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
关键词:不得强迫自证英罪 强迫 如实回答义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