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善意取得

作品数:267被引量:41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梁仕华申惠文程啸孟勤国鲁春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经济(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谈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措施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第9期73-74,共2页赵楠楠 
善意取得是一项法律制度,其传统的适用领域是动产所有权,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我国也在经历了长期的学界争论后,终于在《物权法》中确立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就现今我国确立的不...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登记 完善 
试议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第7期33-33,35,共2页葛熙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设计,它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保护财产流转过程中的安全,即按照有些学者的观点就是牺牲财产静态上的安全来保护财产动态上的安全。尽管我国物权法已经明确地确立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关键词:善意取得 不动产善意取得 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一个房屋案例引出对不动产登记瑕疵的思考被引量:3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第4期118-119,共2页杨洋 刘晓敏 
我国法律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予以明确,这无疑是我国立法上的重大突破,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尚未健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实施之中,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与不动产登记...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构成要件 适用范围 制度完善 
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探讨——以《物权法》第106条为视角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第12期47-48,共2页杨中平 
在我国,"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问题之争不再是法律效果之争,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并不意味必然构建囊括动产与不动产相统一的善意取得制度。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不动产善意取得最终在法典上与动产善意取得区分设计。另外对于妥当地...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登记公信力 善意 登记簿错误 
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年第12期100-101,共2页黎卓全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动产与不动产的善意取得,突破了我国传统法律理论对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的限制,可以说是《物权法》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其构成要件出发,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探讨...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 善意第三人 
浅议不动产善意取得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年第4期40-41,共2页邹艳艳 
对于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学者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分析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指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确立的必要性,并对该制度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不动产 善意取得 理论依据 制度基础 构成要件 
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价值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年第3期6-7,共2页贾树学 
不动产善意取得作为我国新颁《物权法》的一个创新,符合法理依据和现实需要。传统仅适用于动产取得的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登记公信力的善意保护功能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保护善意第三人是两者的共同目的趋向。登记公信力的权利推定功能,...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登记公信力 无权处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