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第三人

作品数:459被引量:112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冉克平刘俊海李建华许中缘崔拴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法典视野下通谋虚伪表示的对抗效力规则
《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237-247,共11页崔文星 
关于通谋虚伪表示是否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比较法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立法例:第一种立法模式并不规定对抗效力的一般条款,只是在具体制度中进行规定;第二种立法模式规定对抗效力的一般条款,即通谋虚伪表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我国...
关键词:通谋虚伪表示 对抗效力 善意第三人 表见代理 善意取得 表见让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撤销权
《法学杂志》2025年第2期81-94,共14页张洪波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法典给付型财产返还规则的内容与体系研究”(项目编号:TJFX22-004)的阶段性成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赋予集体成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决定”享有撤销权,这一规定对保护集体成员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规定较为概括,部分细节亟待完善。“决定”可由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大会作出,“决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成员 撤销权 决定 决议 善意第三人 
论通谋虚伪行为对第三人效力的适用
《特区经济》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朱锦绣 
安徽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创新项目(M080148001)。
《民法典》沿用《民法总则》第146条规定的通谋虚伪行为,肯认其虚假意思表示绝对无效。实践中因通谋虚伪行为缺乏一般适用规则,多以分则具体规定对第三人权益进行保护,将无效假设“有效”的说理难免与理论相矛盾。通谋虚伪行为适用的前...
关键词:通谋虚伪行为 意思表示 善意第三人 绝对无效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后股权查封与质押效力冲突的司法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17期61-67,共7页朱颖琦 李瑶菲 
【裁判要旨】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不得抵押,这一规定旨在限制所有权人对查封财产的处分权利,保障公权性强制措施的实现。但在财产流转过程中,司法查封并不具有绝对效力。以依法被查封、扣押的财产设定抵、质押权的,抵、质押合...
关键词:善意第三人 质押权 司法认定 查封财产 抵押 流转过程 强制措施 裁判要旨 
论通谋虚伪表示一般化与特别化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规则
《争议解决》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邓继圣 
通谋虚伪表示作为意思表示重要的制度之一,其究竟产生何种效力一直饱受分歧。这不仅源于需要对表意人和相对人的真意进行保护而彰显私法自治,同时,又需要对信赖表示行为的善意第三人的合理信赖加以保障从而维护信赖法理,二者的交锋与对...
关键词:通谋虚伪表示 无效 虚伪表示不得对抗规则 
通谋虚伪行为的对抗规则
《争议解决》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黄阿晴 
自《民法总则》第146条未规定通谋虚伪行为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起,学术界就我国通谋虚伪行为效力定性争论不休。而我国《民法典》第146条仍沿袭以上规定、且第763条对虚构应收帐款进行规定则引发学者们对对抗规则必要性的讨论。从比...
关键词:通谋 虚伪 善意第三人 信赖原则 
不动产异议登记的效力和适用
《中国不动产》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朱文珺 
《民法典》规定了异议登记制度--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有错误,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异议登记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救济途径,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提醒善意第三人,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实践中,...
关键词:异议登记 利害关系人 《民法典》 不动产登记簿 善意第三人 申请主体 救济途径 法律效力 
快递加盟合同效力及责任主体的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王辉 黄绪喜 张珂 
快递加盟合同当事人须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否则合同无效;即使合同有效,其约定亦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加盟企业在经营快递业务过程造成第三人损害的,被加盟企业应当参照挂靠经营关系的规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键词:连带赔偿责任 善意第三人 合同无效 快递业务 合同有效 加盟合同 应当参照 挂靠经营 
能否基于以物抵债取得车辆的所有权
《共产党员》2024年第3期62-62,共1页
相关法条《民法典》第224条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225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第226条动产物权设立...
关键词:《民法典》 发生效力 动产物权 善意第三人 民事法律行为 以物抵债 所有权 机动车 
《民法典》设立中法人责任的解释论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4-42,共9页潘运华 林伟韬 
“为设立法人的行为”应当包括设立中法人所有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中的必要行为、准备行为以及部分提前营业行为。在对该概念进行清楚界定的基础上,《民法典》第75条第1款中设立人以“欲设立法人的名义”所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之法律后...
关键词:设立中法人 设立人 为设立法人的行为 成立后法人 善意第三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