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影响

作品数:25被引量:1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牟利净陆娟汪渊智尹潇贾盛荣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探索》《比较法研究》《法制资讯》《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不正当影响”规则开展海外项目索赔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李永财 王青华 
不正当影响规则属于英美法律体系内的重要规则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孟加拉国帕克西大桥项目管理团队采用该规则成功开展了海外项目索赔案例。项目总承包商在提交了工期索赔后,由于项目监理和业主的不正当影响,撤回了费用索赔。在工期索...
关键词:不正当影响 规则 索赔 争端 案例 
合同买方单方变更权研究——以海上钻井平台建造为视角被引量:1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109-115,共7页刘伟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15ZDB178)的阶段性成果
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具有定制品之特征。为保障完工后的海上钻井平台符合其营运目的之要求,海上钻井平台建造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赋予买方单方变更权。买方单方变更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意定形成权,而非请求权。买方依据合同约...
关键词:海上钻井平台 请求权 意定形成权 买方单方变更权 经济胁迫 对价 不正当影响 
医学科研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医学伦理学原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1期70-70,共1页本刊编辑部 
目前有关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指导原则主要来自《赫尔辛基宣言》,并已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通认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受试者权益原则《赫尔辛基宣言》第9条指出:"医学研究要符合尊重所有人类受试者、保护他们健康和...
关键词:赫尔辛基宣言 不正当影响 伦理标准 医学研究 伦理委员会 赞助者 医学伦理学 负面事件 指导原则 信息保密 
入对成双,可在韶光?——论早恋
《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9期186-186,共1页孟维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就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了"早恋"。早恋,也叫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的行为。可见,早恋的"早"是以十八岁为分界线...
关键词:青春发育 恋爱关系 青春电影 年龄因素 异性交往 家庭观念 不正当影响 中学时代 一代英豪 赵明诚 
浅析不正当影响
《商情》2014年第7期259-259,共1页胡剑 
不正当影响由英美国家的衡平法发展而来,旨在弥补其普通法对胁迫范围规定过于狭窄的缺陷。它应需而生,又应势而长,随着新案件的不断出现,不正当影响在英美国家日臻完善,属于合同法的一部分。但基于其“遵循先例”的法律传统,不正...
关键词:不正当影响 意思表示不自由 必要性 
法人混同经营的司法认定与责任承担
《人民司法》2013年第2期90-93,共4页窦修旺 杨言军 
【裁判要旨】明知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实际经营人员不披露该信息,仍以该法人名义经营,导致不知情交易相对人利益损失的,应承担个人责任。法定代表人操纵公司混同经营,滥用法人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损害交易相对人利益,应承担个...
关键词:司法认定 交易相对人 公司法人 不正当影响 法定代表人 裁判要旨 营业执照 债权人利益 人格否认制度 
如何避免英美合同法上的不正当影响——以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为例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219-219,共1页罗艳 
不正当影响是对英国法上传统胁迫学说的狭隘适用范围的克服,由衡平法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发展而来的一种确认合同效力的制度。在英美国家的现实生活中,被影响一方当事人以不正当影响为抗辩理由使合同撤销的案件是存在的。律师与当事人之...
关键词:不正当影响 律师 避免 
不正当影响制度探讨
《中国市场》2011年第39期125-125,127,共2页宋云明 
我国《合同法》对不正当影响制度的缺失,造成法律适用的困境,而司法实践中利益主体间的法律冲突需要适用该制度予以解决,在我国引进不正当影响制度有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不正当影响 意思表示 必要性 
英美法之不正当影响制度对我国民法的启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5期126-130,共5页崔鹏 
英美法系中的不正当影响制度起源于衡平法,以此作为对其契约法中承诺瑕疵理论的补足,由于大陆法系及我国对意思表示不自由情形下订立契约的规制存在缺失,而不正当影响制度在弥补此项缺失上具有借鉴意义。首先论及英美法中不正当影响制...
关键词:不正当影响 意思表示 衡平法 契约法 
论劳动合同的不正当影响制度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高波 
在劳动法律实践中,经常出现用人单位利用不正当手段使劳动者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的情况,损害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所以深入研究劳动合同中胁迫,胁迫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合同 胁迫 不正当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