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

作品数:28980被引量:10384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潘家永董保华颜梅生颜东岳王全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定解雇条款正当性及其适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李春晖 郝永昌 
我国解雇保护严苛,司法实践对约定解雇条款的态度不一。约定解雇条款作为私法主体自由意志的表达,具有正当性,可以适用民事法律规则和劳动法规则。但基于解雇保护理念,约定解雇条款应局限于雇员过失行为。以《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6...
关键词:约定解雇 劳动合同解除 雇员过失 经济补偿金 
事假该怎么请
《成才与就业》2025年第3期22-23,共2页荣志鹏 杨星力(图)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家庭、社会事务,如参加重要活动、办理个人事务、处理家庭突发事件等。如果处理这些事务会占用正常的工作时间,那么劳动者需要向用人单位请事假。事假,通常指的是劳动者因个人事务需要暂...
关键词:劳动合同 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 突发事件 劳动者 家庭 事假 事务 
禁止与限制的区分与联系——双重规制背景下的公司高管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对比研究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5年第7期77-79,共3页斯靖雯 
《公司法》与《劳动合同法》分别对公司高管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做出了规范,立法上的差异化使两制度在基础法律关系、义务法律性质、立法初衰及违反义务产生的法律后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不能忽视的是,两者也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
关键词:《公司法》 《劳动合同法》 公司高管 竞业禁止 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解除中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研究
《时代人物》2025年第7期0127-0129,共3页孙煜凯 
本文聚焦劳动合同解除中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梳理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框架,分析劳动者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如经济补偿克扣、提前通知期权益被漠视、竞业限制不合理约束以及社会保险与公积金断缴风险等。深入剖析权益受损的原因...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者权益 法律保障 经济补偿 社会责任 
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年终奖之争
《检察风云》2025年第5期58-59,共2页杨学友 
公司以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时,员工要求公司支付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4日(合同解除日)目标年终奖金17万余元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2万余元,公司予以拒绝,法院如何裁判?
关键词: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解除 年终奖金 赔偿金 严重违反 员工 
严守民主程序,防范规章制度无效
《人力资源》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李闯 
基本案情赵某于2013年10月11日入职A公司,任医药专员,月平均工资为17513元。工作期间,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A公司为赵某缴纳了社会保险。2017年12月1日,A公司向赵某邮寄了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该通知书载明:鉴于赵某在工作期间通过邮件用...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民主程序 过失行为 侮辱性 社会保险 基本案情 员工手册 
职工遭遇劳动合同违法条款侵权怎么办?
《青少年与法》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张兆利 
用工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在通过劳动合同确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时,不仅会出现权利义务失衡现象,而且会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条款,比如延期试用、离职缴纳违约金、放弃婚育等等,此类条款不仅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亦会大幅增加企...
关键词:劳动合同 违法违规 用人单位 离职 违约金 权利义务 
未完成“军令状” 企业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法律天地》2025年第2期9-10,共2页观法 
考核是企业激励员工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完成考核目标“有奖”,但考核不达标就“卷铺盖走人”,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某公司以员工应当对公司“军令状”未完成的结果负责为由将其解雇,遂员工不服而引发诉讼。
关键词:解除劳动合同 管理制度 考核目标 企业 员工 公司 
未签劳动合同,外卖员送餐途中受伤算工伤吗?
《党的生活(黑龙江)》2025年第2期66-66,共1页岩坞 
案例:2024年5月,哈尔滨市民刘灿入职本地某公司从事外卖配送工作。入职后,刘灿全程参加了该公司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领取了工服,但一直未与该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公司亦没有为刘灿缴纳社会保险。天有不测风云,同年12月7日,刘灿在某次...
关键词:劳动合同 附近医院 天有不测风云 社会保险 刘灿 业务培训 送餐 
论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不能胜任工作”
《中国劳动》2025年第1期52-70,共19页蔡予杭 
既有法律和指导案例未对“不能胜任工作”作出明确的定义,缺乏认定标准和司法审查程序的规定,致使司法适用混乱。以法学基本解释方法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意涵进行界定。构建以状态阶段为“不能胜任工作”认定核心的原因、状态和结果三...
关键词:不胜任工作 末位制 司法认定 劳动合同纠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