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

作品数:371被引量:29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谢增毅冯彦君韩勇徐科琼张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定解雇条款正当性及其适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李春晖 郝永昌 
我国解雇保护严苛,司法实践对约定解雇条款的态度不一。约定解雇条款作为私法主体自由意志的表达,具有正当性,可以适用民事法律规则和劳动法规则。但基于解雇保护理念,约定解雇条款应局限于雇员过失行为。以《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6...
关键词:约定解雇 劳动合同解除 雇员过失 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解除中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研究
《时代人物》2025年第7期0127-0129,共3页孙煜凯 
本文聚焦劳动合同解除中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梳理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框架,分析劳动者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如经济补偿克扣、提前通知期权益被漠视、竞业限制不合理约束以及社会保险与公积金断缴风险等。深入剖析权益受损的原因...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者权益 法律保障 经济补偿 社会责任 
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的若干思考
《法学学刊》2024年第4期52-54,共3页王欣茹 
为维护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合法权益,双方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初,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尚不健全,其规定缺乏足够的操作性,难以实现雇主与员工利益的平衡。因此,劳动合同解除的途径...
关键词: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解除 
法律保护女职工“三期”权益有界限
《石油组织人事》2024年第11期70-71,共2页张佳琦 张浙湘 
一、基本案情A某于2013年9月入职某公司,于2016年4月1日开始休产假,产假至9月30日期满。A某产假期满后未到单位上班,也未履行续假手续,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公司规章制度相关规定,于2016年11月与甲某解除劳动合同。2...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 产假 公司规章制度 基本案情 
劳动合同解除中“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司法判定
《法学(汉斯)》2024年第10期5888-5893,共6页王宏 
河南理工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专题研究项目(项目号:2024FBZDAGGXM04,项目名称:面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时解除劳动合同。但由于该条文规定不明确,司法实践难以具体把握。文章综合分析和考量最新上线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发布的指导性案...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违反规章制度 严重程度 司法判定 
申请劳动仲裁岂能成为求职“污点”
《民主与法制》2024年第39期52-52,共1页欧阳晨雨 
一段时间以来,不时有劳动者在社交平台发帖提问:“申请劳动仲裁,会影响以后找工作吗?”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有媒体调查显示,一些劳动者求职时,确实因为有过劳动仲裁的经历,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不少劳动者遭遇收入降低或劳动合同解除,...
关键词: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解除 社交平台 用人单位 求职 污点 申请 劳动者 
双重劳动关系规制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唐其宝 沈雨纯 
江苏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基金项目(2024XKT0382)。
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双重劳动关系已成为较常见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相较于单一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均存在特殊之处,这也是双重劳动关系规制的重点与难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存在未明确可建立双重劳动关系...
关键词:双重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解除权 工时制度 
未约定服务期劳动者是否应返还培训费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4年第7期47-47,共1页谢炳城 
【案情】丁某是甲医院的医生。2015年7月18日,甲医院选派丁某到外地乙医院进修一年,双方未签订相关服务期协议。丁某进修期间,其工资、培训费、住宿及生活补贴均由甲医院负责。2016年7月14日,丁某进修结束后返回甲医院。一年后,丁某向...
关键词:服务期 生活补贴 培训费 劳动合同解除 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 返还 约定 
被迫“自愿离职”的连锁发展专家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成竹 杨晨晖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有权依法或依约解除劳动合同,并办理解除手续。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主动提交辞职报告并离职,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司法实践中也有例外的情况。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 辞职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 自愿离职 用人单位 司法实践 劳动合同的解除 
遭遇“被辞职”该如何维权?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薛霁 
辞职报告,通常作为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用以明确劳动关系双方在解除劳动合同中的责任。通常情况下,劳动者主动提交辞职报告后离职,用人单位往往对劳动合同解除没有责任。但用人单位依据辞职报告解除劳动合同一定合法吗?
关键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 辞职报告 用人单位 维权 责任 合法 劳动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