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

作品数:1270被引量:2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惠忠周远喜赵佳佳钱金涛黄琼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重庆陶研文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承兑十年的期盼 再续四代育才情——献给母校育才中学诞辰八十周年
《重庆陶研文史》2019年第4期30-32,共3页刘宁 
“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我思绪万千,没有育才的培养,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我感谢母校,我更期盼母校美好的明天,我一定要把我的孙子交给育才培养,继续我们第四代的育才情。”这是我为庆祝母校育才中学建校70周年所写的文稿《祖孙三代育才...
关键词:结束语 祖孙三代 十年 母校 承兑 育才中学 八十周年 期盼 
岁月记忆·育才情
《重庆陶研文史》2019年第3期F0002-F0002,I0002,F0003,共3页
才情洋溢的大众诗人--读《行知诗歌集》札礼
《重庆陶研文史》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玛金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和平民主战士,同时,又是一位富有才情的大众诗人。他为了给祖国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民主与社会进步,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他长期坚持诗歌的写作,也是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
关键词:《诗人》 诗歌集 大众 才情 人民教育家 民主战士 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 
我的育才情结
《重庆陶研文史》2016年第3期49-50,共2页刘子林 
一九四四年,我在合川国立二中读高中,因闹学潮被默退。一九四五年八月,经表哥余金堂(北碚中心县委人员)介绍,进育才学校读书,这是从儿童到青年时代一直所向往和羡慕的学校。这之前,我两次与之失之交臂。一九三九年四月底,第一...
关键词:才情 日本帝国主义 育才学校 青年时代 儿童 保育院 大轰炸 抗战 
难忘的“育才”情
《重庆陶研文史》2009年第4期108-109,共2页刘家修 
1954年6月高小毕业,集体到十七中参加完升学考试后,我像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一身轻松,遂邀约同学们游山玩水。那真是,疯狂在黄山之颠,嬉游于长江之滨,其乐无穷。几天忘乎所以的疯玩之后,心里悬挂着的升学考试结果,慢慢地...
关键词:育才 录取通知书 升学考试 考试结果 人生 毕业 同学 
七十年育才情一谢师辞
《重庆陶研文史》2009年第4期47-47,共1页王进 
时光象奔腾的潮水,不觉中母校育才中学到了七十华诞。七十年来,育才一批又一批的老师为国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虽然我们中有的现在已是苍苍老者,有的正是国家的栋梁,而有的刚刚步人社会,而学子们共同的一点是:都走过了天真...
关键词:才情 育才中学 青少年时代 建设者 人社会 国家 母校 老师 
祖孙三代育才情
《重庆陶研文史》2009年第3期7-7,10,共2页刘宁 
母校“育才中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的庆典,这是学校隆重的节日,也是我们育才之家喜庆的日子。育才四十多年来留下了我们家祖孙三代太多的汗水和足迹,带来了太多的欢声笑语,珍藏了太多幸福的回忆。
关键词:三代 才情 育才中学 母校 学校 
难忘母校育才情——怀念与校友李国常同在育才的日子
《重庆陶研文史》2003年第4期60-61,共2页何方容 
李国常校友生于1936年,少年时代,在老家铜梁县就为地下党同志做过通讯联络工作。1947年下期进入育才与我同为八班学生。53年考人中国矿业大学。57年被错划为右派。78年改革开放和平反后,国常焕发出加倍强烈的工作热忱。80年代。
关键词:重庆育才学校 李国常 生活教育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政治局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