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作品数:5552被引量:8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旭春朱天曙邓建民朱以撒朱友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朱以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砚边信手(二)
《红豆》2016年第5期52-55,共4页朱以撒 
一头驴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曾写了这么一个事:"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读罢让人乐不可支。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申请买驴的报告上,"驴"这个关键词迟迟未能出现,使人读了,不知他要说什么。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书卷三...
关键词:行草书 《颜氏家训》 朱耷 使人 刘中使帖 岷峨 《兰亭序》 杨凝式 学术委员会 蹈袭前人 
我们对草书有什么要求
《福建艺术》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朱以撒 
草书创作素来兴盛。行草、草书、狂草,从运笔速度审视,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以今草、章草来划分草书两大部分,又显示了同为草书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以大字草书、小字草书区别字径形态,又见出审美上的差异。可以说草书的发展空间比篆、...
关键词:草书 可能性 行草 狂草 运笔 今草 章草 
行行复行行
《福建艺术》2013年第6期40-41,共2页朱以撒 
古人说:行如行。这也就大抵界定了行书的韵律、节奏,不是站立,不是狂奔,而是行,行行重行行。比较楷、隶、篆,行书多了一些运动的状态,比起草书的放纵奔轶破坚发奇,行书显得徐缓、平和,细澜微波,轻风淑气。因此从节奏上来冠之...
关键词:行书 节奏 运动 草书 
行草书审美心理流变被引量:1
《书画艺术》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朱以撒 
当代书法展览是书风形成、迁变最集中的外在标志,尤其是行草书的创作,人数众多,形式多变,特别明显地代表了书法家的审美心理,从中探讨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发现书法家在选择书风时的趋附心理。
关键词:审美心理 行草书 流变 书法家 书法展览 审美理想 书风 
刃发如新 腠理无滞
《福建艺术》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朱以撒 
从清人石梁编辑的《草字汇》中可以看出,这本摹集了汉帝章以下的八十七家草书字迹,在对待同一个字的表现上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同一个字,同声同义却不同形,形态的展开给了书法家巨大的空间,在保证同声同义的前提下,各显才华。或天...
关键词:书法家 草书 同一 同义 才华 
煽动的形式——关于明清行草书
《福建艺术》2005年第3期14-17,共4页朱以撒 
从书法史这个角度来说,明清书法一方面是走向萎靡不振,被'台阁体'和'馆阁体'约束下的文人,写着合乎节拍的'乌、光、方'的笔迹,千人一面,千篇同形,对于书法家标新立异的创作情怀造成很大压抑.祝嘉在<书学史>称:'明代书法皆馆阁之体,仅足...
关键词:明朝 清朝 行书 草书 
草书运动形式论被引量:3
《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126-138,共13页朱以撒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最能传导生命韵律的形式。从章草到今草直到狂草,不仅体现了技巧的增长,同时也是书家精神自由解放程度的飞跃。具体操作突出地带有私人化的不可重复、不可逆的重要特征,展示心性之美、哲思之美和生命力之美,于创作...
关键词:草书 空间运动 形式美学 精神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