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作品数:5552被引量:8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旭春朱天曙邓建民朱以撒朱友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故宫博物院藏刘喜海致瞿中溶信札考释
《中国钱币》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刘舜强 
一文物简介及信札全文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刘喜海致木夫札》一通,是清代学者刘喜海写给自己的好友瞿中溶的信札(图1、图2)。这件信札共四页,以蝴蝶装册页形式裱作两开,每开右页以黄色花笺纸、左页以青色花笺纸书写,每纸上有乌丝栏界八列...
关键词:左页 行草书 乌丝栏 右页 刘喜海 清代学者 信札 故宫博物院 
“法”与“意”:张旭草书于北宋之影响
《书画世界》2024年第11期58-60,共3页蔡丰丰 
张旭打破唐代的经典草书风貌,展示了楷书秩序严谨和草书热情疏放并存的两极呈现,这是在“法”中戴着镣铐抒发自身“意”的表达。也正是在他超越法度的自由书写带来的审美冲击后,宋代书家一改前代书家对“法”的建构和完善,转为探索书写...
关键词:张旭 草书和酒 北宋草书 禅宗 
风格独具、妙得自然的《德忱帖》
《共产党员》2024年第20期64-64,共1页王海轩 
大名鼎鼎的《德忱帖》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为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78.6厘米,为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是他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德忱帖》为致葛德忱书札,是米芾50岁时所作,也是他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其时米芾...
关键词:行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 书风 米芾 书法家 
从张弼、祝允明到王铎——明代条幅行草书的演变
《西泠艺丛》2024年第9期66-72,共7页穆昭成 
书法艺术发展到明代,条幅作为书法作品的一种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堂大轴类的作品在明代大量地出现。这种形式的出现,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书法欣赏模式由阅读式的欣赏转变为更加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的欣赏。书法作...
关键词:明代书法 条幅 张弼 祝允明 王铎 
西夏文草书研究的力作——《西夏文草书研究》评介
《河西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张九玲 
赵天英博士新作《西夏文草书研究》一书,2022年11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研究编,包括五章,系统总结西夏文草书的内在规律与总体特征;下编为“西夏文草书字类编”,汇集了作者辛勤收集的1080个西夏楷体字的草体形式,相...
关键词:西夏文 草书 文书 
黄庭坚晚年草书的“黔州之变”
《书法》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姜寿田 
唐代草书是魏晋羲、献草书之后的一个重要节点。事实证明,盛中唐张旭、怀素狂草的崛起,开启了中唐草书的转捩,并使唐型狂草与晋型草书臻于并峙,从而为晋唐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至少在初唐、盛中唐开启的草书鼎盛格局尚未进入书史视野。
关键词:怀素 草书 狂草 重要节点 盛中唐 晋唐 黄庭坚 一体化 
论魏晋书法中的自然之趣——以王羲之《丧乱帖》为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6期106-108,共3页张悦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艺术思想大解放时期,魏晋风度成就了一代书风。东晋王羲之的出现,将整个魏晋书法艺术推向了高潮。他信手流淌、“天然去雕饰”的书风,不仅是他为人自在洒脱气质的外化,还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书法作为人们表情达意...
关键词:王羲之 行草书 魏晋书风 
狂草书在清代的审美转向
《大学书法》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孙超 
狂草书发展至清代而逐渐衰落,清人对狂草的关注由创作转向了对前人的批评。在“崇董”“复古”和碑学思潮的多重作用下,清人重新建构了狂草书的审美特质,即由“狂”转向了“古”。在尚朴崇质和“误读”的文化氛围中,有清一代虽未有狂草...
关键词:狂草 清代 审美转向 
汉字是塑造中华文化认同的纽带
《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102-102,共1页李运富 
甲骨文是商王朝的通用文字,记载的主要内容是商朝王室行事占卜及商王朝与臣属各部族和藩属各邦国的各种关系。从甲骨文到金文、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始终属于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统,读音不是很重要,所以具有超越方言分歧...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 商王朝 甲骨文 文化认同 方言区 隶书 草书 行书 
晚清碑学视域下“以复古为解放”的草书实践
《美术观察》2024年第3期65-66,共2页童强 
清代乾嘉时期,“碑学”与“复古”在古今之变和中西交冲的历史坐标上际会,激发了书法以“复古”为指向、以金石考据为途径的探索实践。由此,篆隶得以复苏,魏碑楷书体系确立,“经世致用”的帖学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而草书却出现了断崖式...
关键词:复古 碑学 章草 草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