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年技术

作品数:63被引量:22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存富徐孝彬段光武韩庆芝陈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热释光测年技术在考古学和地质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6期0193-0196,共4页李秋萍 侯菲 朱科蓉 张艳蕾 李宝迪 
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X202210452100;202210452012)。
热释光测年技术在古陶瓷、砖瓦、火山等受热或晒退充分的考古材料和地质样品的测年中应用广泛。因不同类型的样品形成过程各有不同,且可能经历不同频次的受热历史,如何选择合适的热释光测试技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热释光...
关键词:热释光 陶瓷 沉积物 年代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6-41,共16页庞颖 汤惠生 李永宪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
关键词:藏北大湖区岩画 U-Th与C14测年技术 图像文化因素 “高原丝绸之路” 
海洋沉积物测年方法综述被引量:3
《华东地质》2021年第2期217-228,共12页丁大林 徐继尚 王继龙 李广雪 丁咚 乔璐璐 于俊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架科学钻探(编号:GZH201100202)”;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编号:GASI-02-PAC-CJ15)”;中国地质调查局“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编号:DD20189505)”项目联合资助。
海洋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地球化学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载体之一,精确的测年结果是上述研究的重要前提。随着海洋沉积物测年理论、技术设备不断突破,测年方法如210Pb法、137Cs法、AMS14C测年、光释光法、古地磁定年、...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测年方法 测年技术 测年设备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TCN)测年靶标制备——以第四纪冰川研究中的应用为例被引量:4
《冰川冻土》2021年第3期767-775,共9页赵井东 刘瑞连 王潍诚 董子娟 邱锦坤 张亚男 罗崇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18;41830644;41371028);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S-OP-2020-1)资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益于高能加速器质谱的发展及其分析精度的提高,TCN测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成功应用于解决诸多领域关键性的年代学问题研究中,对地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TCN测年由测年靶标制备、AMS测量及数据...
关键词:TCN测年技术 测年靶标 10Be与26Al 第四纪冰川 
矿物U/Pb测年技术在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世界有色金属》2020年第20期138-139,142,共3页蔡虎成 
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序列中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是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特征和演化机制的理想载体。然而,跟古气候演化的研究相比,黄土物源研究还存在争议,矿物颗粒U/Pb测年方法通过提供样品矿物的年代,可以尽可能的获取物...
关键词:U/Pb测年技术 物源 
中国第十六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学术讨论会简介
《地球环境学报》2018年第6期629-631,共3页《地球环境学报》编辑部 
2018年3月29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发起主办的“中国第十六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召开。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出席会议开幕式...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学术讨论会 中国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上海博物馆 地质工作者 测年技术 专业委员会 
构造地貌学: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交叉研究被引量:57
《科学通报》2018年第30期3070-3088,共19页刘静 张金玉 葛玉魁 王伟 曾令森 李根 林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1144065,4150218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LED2016A02)资助
构造地貌学是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地貌学不同,构造地貌学是一种定量地貌学,强调对地貌过程的定量描述,其核心概念是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相互作用,聚焦于以量化的方式具体阐述构造活跃造山带地区气候、地形、水文、物理和化学...
关键词:构造地貌学 构造-气候-地表过程 地貌演化 地质测年技术 空间探测技术 
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典型滑坡多期次活动年代学证据被引量: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李昂 侯圣山 王立朝 陈亮 李祥龙 连建发 付东林 何强 金文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洮河流域下游地质灾害调查(DD20160280)
本文以黄土高原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的上正滑坡为例,采用14C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建立了该滑坡的多期次滑动的年代学框架。研究显示,上正滑坡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活动:约33 ka B.P.,5~7 ka B.P.和距今约160年。这一...
关键词:滑坡 ^14C测年技术 多期次活动 成因机理 
由碳14测年技术想到的:人体是一个强辐射源吗?
《知识窗(教师版)》2017年第18期92-93,共2页林喆阳 
由碳14测年技术想到,人体含有的碳14辐射有多强?为此,本文探究了生物体中碳14的来源,碳14测年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估计了60公斤人体中所含碳14的放射性活度约为2500个/秒,相应的辐射剂量为0.033毫西弗/年,这远低于我国辐射安全标准规定...
关键词:碳14测年放射性 同位素衰变规律 放射性活度 辐射剂量 
肯尼亚:中国血缘人类遗骸
《大众考古》2017年第8期8-8,共1页
南中国、美国和肯尼亚的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在肯尼亚拉穆县的曼达岛发掘出土了拥有中国血缘的人类遗骸,这是首次在东非地区发现具有中国血缘的古代入骨遗骸,具有东亚人独有的铲形门齿。14C测年技术所得结果显示,3具遗骸中,其中一人...
关键词:肯尼亚 遗骸 中国 血缘 人类 郑和下西洋 考古学家 测年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